“头车”
■胡彦龙
赵翔安是一名军车司机。第一次见到他,心里就有一个疑问:为什么每次车队出行,“第一辆车”的司机是赵翔安?
新疆军区某旅一级上士赵翔安,8次被评为“四有”好兵。胡彦龙摄同车的干部把我领到车上,笑着说:“你坐他开过一次的车,也许就能找到答案。”
听了这话,站在一旁的赵翔安不好意思地笑了。
“大家注意,上车!”随着有车干部发出上车口令,赵翔安瞬间打开车门,像变了一个人一样跳进驾驶室。他一边四处张望,一边扣上安全带,点火,踩下离合器,放开刹车。整个动作一气呵成。
"检查物资,系好安全带,现在就开始."透过后视镜看着赵翔安严肃的表情和专注的眼神,我把嘴边的“客套话”咽了回去。
一路上,队伍需要翻越四座海拔4000多米的雪山。三盘山路段都是坑坑洼洼的“搓板路”,一边贴着悬崖,一边对着悬崖。一开始我还担心路上会发生什么事,但当我透过后视镜看着赵翔安平静的脸,悬着的心立刻放下了。
清晨,迎着喀喇昆仑的第一缕阳光,车轮飞速转动。不知不觉,车辆到了大红柳滩的军车休息点。我问了赵翔安一路困扰我的问题:“为什么每次团队出行,都让你开‘头车’?”
赵翔安没有直接回答我的问题,而是讲述了他第一次在高原上开军车的故事。2020年5月的一天,车队奉上级命令,前往高原上的李三军营执行任务。
“当时我以为只是普通的长途驾驶,警惕性就放松了。”然而,当车辆穿越黑卡达坂时,赵翔安驾驶的“头车”突然抛锚,车队停了下来。
赵翔安心急如焚,经过反复检查,还是找不出问题。为了保证车队能够按时到达目的地,指挥员临时调整了行驶方案,将“头车”留在原地,直到故障完全排除。
看着远去的车队,赵翔安转身拍了拍这位跟了他五年多的“老伙计”。时间一点一点过去,大班的风不停地吹在脸上。冷静下来后,赵翔安赶紧检查油水分离器有无故障。他打开阀门放出一点水,车辆终于正常启动。迎着夕阳,他紧握方向盘,再次出发。
这次掉队的经历让他深深体会到:“直路永远造就不了熟练的司机,真正的‘头车’司机,必须永远有一颗初心。”
为了尽快掌握高原驾驶技术,赵翔安会在休息时间坐在板凳上模拟练习。他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换挡、踩刹车、踩离合器等基本动作。每当他想放松的时候,停留在原地的“第一辆车”就会像针扎在他身上一样在他脑海里弹出来。
每次出任务回来,赵翔安都会在检查完车辆后第一时间打开行车档案。他用彩笔勾画了几十条行车路线,详细标注了每一条大板、盘山路的速度。
作为“头车”司机,赵翔安深知,在高原上开车,不仅需要熟练的操作技术,还需要精通车辆保养。在他的驾驶维护记录本上,军车抛锚时发出的声音被密密麻麻地标注出来:嘶嘶声通常是因为冷却系统故障,尖叫通常是因为刹车油的问题,鸣笛是因为轮胎气不足...
经过日复一日的学习和积累,赵翔安对“头车”司机这个称呼有了更深的理解:没有永远的“头车”,只有不断攀登的高峰。始终保持方向盘不偏离,以便车轮能够向前滚动。
(本文发表于2024年4月23日《解放军报》“长征副刊”版)
解放军报发布微信
编辑:苏佩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