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冬至日,一岁一健康。北京时间12月22日11时27分,将迎来冬季至日节气。这是一个寒冷的季节,也是期待春天的时候。冬季的至日是北半球全年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年。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数九”的民俗。从冬季至日开始,每九天数九,八十一天数九十九,俗称“冬起九”。“九朵桃花”“九朵花开”之后,寒冷的冬天差不多过去了,温暖的春天来了。一般来说,现在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未来几天的气温会比常年的“三九”“四九”还要冷。

那么,它什么时候会回升呢?经过这几天的“熬过”,12月中下旬冷空气活动将相对减弱,我国大部将进入“升温通道”,气温偏低的趋势将得到扭转。

问题是,不是预言今年是“最暖的一年”吗?为什么冷空气还这么强?20日,国家气候中心进行“硬核”科普。

国家气候中心专家表示,谈论某年或某月的天气偏暖,并不是由单一的天气事件决定的,而是通过比较整个时期的平均气温是否明显高于或低于历史时期。如今年秋季11月3-7日,我国大部分地区出现寒潮天气过程。在此期间,气温急剧下降,远低于历史同期水平。但如果计算整个秋季的平均气温,是1961年以来的最高值,所以是“最暖的秋天”。

根据历史资料统计分析,在厄尔尼诺背景下,我国冬季气温总体偏暖,但阶段性冷空气活动更加频繁,意味着冷暖起伏更加明显。

而冷空气过程的强度不仅受厄尔尼诺的影响,还与北极涡的分裂和中高纬西风带的扰动有很大关系。自今年12月中旬以来,北极涡旋分裂成两个中心,分别位于格陵兰岛和西伯利亚上空。随着欧亚上空西风带的严重畸变,西伯利亚高压异常增强,我国大部分地区盛行的偏南风转为偏北风,冷空气南下,导致气温骤降。

另一方面,厄尔尼诺触发的菲律宾异常反气旋向中国大陆输送了热带水汽,因此来自中高纬度的寒潮过程与来自低纬度的充沛水汽条件相结合,导致中国中东部地区出现大范围降雪过程。此外,地面积雪导致的晴空反照率增加也使得后期气温回升缓慢。

中国是一个气候变化敏感且显著的地区。虽然增温幅度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但极端寒潮强度并未减弱,强冷空气或寒潮影响范围有所扩大。如2020年2月14-17日,一次全国范围的寒潮过程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温8-12℃,局地降温18℃以上。

据国家气候中心统计,今年12月上旬中国增暖显著,月中旬气温明显下降。12月份以来(截至18日),北方大部地区降水明显偏多。在此期间,全国平均气温为-1.3℃,较常年偏高0.9℃,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以偏高为主。

那好的“暖冬”呢?为什么这么冷?!国家气候中心硬核科普  第1张入冬以来,全国平均气温从国家气候中心开始经历了“过山车”式的变化。入冬以来,全国气温偏暖,北方大部降水明显偏多。全国经历了“过山车”式的气温波动,前期持续偏暖,后期急剧降温。12月1-13日,全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为历史同期最高。但从14日开始,受大范围寒潮天气影响,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骤降,部分国家气象站日最大降温幅度超过历史极值。

那么,未来会出现极寒天气吗?据预测,未来一个冬季(2024年1-2月),东亚冬季风强度总体偏弱。除内蒙古东北部、黑龙江北部、西藏大部、青海南部气温较低外,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接近常年,但波动明显,或将再次经历气温过山车。入冬后,我国中东部地区降水偏多,全国其他地区降水接近常年同期至偏少。冷空气活动较为活跃,北方地区可能再次出现阶段性强降温和强降雪过程,江南、西南地区东部可能出现阶段性低温雨雪冰冻天气。

扬子晚报/牛子新闻记者于丹丹

校对盛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