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记者闫

最近,“胡”这个词变得流行起来。

12月2日,央视发布“2024年春节联欢晚会”主题——“龙行,欣欣家国”,将传播“思想+艺术+科技”的创新,在除夕夜与全球华人见面,共享一场精彩而真诚的文化盛宴。主题发布后,“胡”字也在网上引发了一波热议。

龙年春晚,为什么是(dá)?  第1张前台2024春晚主logo,途远网。

首先,让网友好奇的是这个词怎么发音。“这个词怎么读”立马冲上热搜。游发现,根据《康熙字典》的记载,“胡”出自第一部楷书字典《玉片》,与“达”同音。“胡”由三个繁体字组成,“胡”有六条龙。想象一下这个画面:六条龙一起在空中飞翔,多么霸气和强大。“龙兴虎”就是形容龙腾飞的样子,意气风发,意气风发,可以说是相当的传神。

“胡”字的出现,也让稀有汉字重新回到了我们的视野。

据专家介绍,生僻字很可能是指人们口头上说得不多,写文章时用得不多的词。这种情况相当普遍。1988年,国家语委和国家教委联合发布的《现代汉语常用词表》收录了3500个常用词和次常用词。此外,还有一些词没有进入这个列表,但仍在使用,共计七八千个。

像“胡”这样的词,绝对不在常用词和次常用词的范围之内,属于生僻字。然而,除了日常的语言生活,生僻字偶尔会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再次使用。

有趣的是,引起人们对生僻字的关注和兴趣,是绍兴人顾永江的初衷,他也是“胡”主标志和中国探月工程、中国行星探测工程标志的设计者。

龙年春晚,为什么是(dá)?  第2张图远网顾永江

“这是一次大胆的尝试。”顾永江说。

从古老的图腾到吉祥的符号,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龙逐渐演变为中华民族的精神符号和文化符号。2024年春晚接待处主logo以“胡”字为主要视觉符号,整体设计灵感来源于中国传统篆刻中“国朝官印”的独特字体,庄重、均衡、对称,展现出蓬勃的文化气息。猫兔追逐冬天,陈龙带来春天。“龙兴,欣欣家国”契合了春节的团圆喜庆气氛,生动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也表达了对祖国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的美好祝愿。选题方向正确,理念崇高深刻。

“愤怒”的姿态也生动地刻画了14亿中华儿女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

古永锵在传统书法的基础上,进行了具有现代气息的“再加工”。金属质感的色彩光泽让“胡”字的形状看起来像一个芯片——从古老的汉字到现代科技,龙年春晚的主logo连接过去与现在,融合未来。

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为春晚设计主logo了。2023年兔年春晚的主logo也是顾永江设计的。中国探月工程和中国行星探测工程的标志也是顾永江创作的,他的书法手稿和设计作品也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龙年春晚,为什么是(dá)?  第3张2023年春晚前台主logo,由顾永江设计,来自途远网。

汉字是世界上唯一延续至今的书写体系。《康熙字典》修订版共收录57,557个汉字。这些可爱的汉字,镌刻着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记忆。“汉字本身就是最美的符号,它与生俱来就有logo。”顾永江说,书法和汉字承载着深厚的中国美学。作为设计师,他希望将它们融入到设计中,激发传统文化的新活力,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传统文化。

中国的书法从象形符号发展到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用笔、结构、造型...当越来越多的人通过logos来设计自己的作品,逐渐了解书法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这对顾永江是一个极大的鼓舞。“如果我的设计能吸引大众,唤起更多人的文化自信,那就比任何奖项都更有价值和意义。”顾永江说。

接下来,就和游凤君一起认识更多生僻的“三字”。

Bi,读biāo,形容马的奔跑,常用于人名。

这里读bēn,本义是指逃跑的牛,和古代的“跑”一样,常用于人名。

瓦,读作shān,和古代形容羊肉味道的“咚”一样。

读biāo,原意是狗奔跑的方式,也可以指风暴、旋风,与古代的“翱翔”相同。

鲜,发音xiān,原指生鱼,意为“鲜”“亮”,也指美味及时的食物。

哎,念pá,字出自三只手。其中两个表示“正常手,屏蔽手”,第三个表示“偷手”。与“扒手”相同

洪,发pá,意为雷。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