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世界博物馆日|他们为什么愿意“去一个城市做展览”吗?  第1张昨天下午,开馆仅三个多月的上海博物馆东馆迎来了第100万名观众。

正在举办林风眠和吴冠中画展的中国艺术宫非常受欢迎,五一期间平均每天有13,000人参观。

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巨大的开放式行李架已经装满了行李箱,许多人乘坐飞机和高铁直奔这里,超过50%的游客来自其他地方和海外...

聚焦世界博物馆日|他们为什么愿意“去一个城市做展览”吗?  第2张如今,文化集市的热潮在全国各地持续升温。按时预约,深夜抢票,排队等候是常态。“去一个城市看展览”的旅行者不在少数。

那么,文博场馆为什么如此受欢迎?

谁在观看展览?博物馆对他们来说意味着什么?聚焦世界博物馆日|他们为什么愿意“去一个城市做展览”吗?  第3张聚焦世界博物馆日|他们为什么愿意“去一个城市做展览”吗?  第4张

一群博物馆达人一群博物馆专家

博物馆日

大学毕业后,45岁的何先生成了上海世博会的常客。作为一名古典文学专业的学生,他徜徉在博物馆的常设展览和专题展览中,从青铜器、古陶瓷和古代书画中获得了丰富的精神滋养。近年来,上海世博会推出的“为什么是中国”系列展览成为他的挚爱。“翟子中国: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看了25次,“实证中国:崧泽良渚文明考古展”看了10多次,“姚兴中国:三星堆金沙古蜀文明展”看了21次,他还预约了5月20日闭幕。

聚焦世界博物馆日|他们为什么愿意“去一个城市做展览”吗?  第5张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以“中国姚兴”展览为例。有人提出,这次展览没有按照青铜、玉器和陶器文物的类型进行划分,也没有按照地理和时间顺序进行展示。为什么有点乱?作为博物馆的专家,他看到了一个清晰的策展理念,即“天地人”,通过文物表达古蜀人的精神世界、物质世界和日常生活,“展览背后的隐藏线要自己挖掘”。何先生和志同道合的朋友组成了城南草堂文保志愿者团队,有时在博物馆当导游,还建立了微信官方账号和视频号,通过集体参观和读书会等形式传播文保知识。聚焦世界博物馆日|他们为什么愿意“去一个城市做展览”吗?  第6张在过去的三年里,小红书博主“魔都乐乐”每周都会去一次博物馆,迄今为止已经参观了150多家博物馆。她和朋友发起了“一周一个博物馆”(每周精彩博物馆节目)。一些参与者是居住在上海的外国人。她帮助他们预订、安排和购买机票,并在访问期间担任翻译。他们参观了中共一大会址、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等纪念馆,上海世博会等综合馆,周公馆、故居等故居……聚焦世界博物馆日|他们为什么愿意“去一个城市做展览”吗?  第7张何先生说:“我可以通过文物与古人对话,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和工艺水平,也可以与身边的朋友交流,增进友谊。”“乐乐在魔都”认为:“参观博物馆不仅是为了学习知识,也是社交的好机会。”聚焦世界博物馆日|他们为什么愿意“去一个城市做展览”吗?  第4张受欢迎的目的地博物馆日

如今,文化旅游已成为越来越多人喜爱的生活方式。据统计,去年以来,在平台上预订量最高的景区中,博物馆展厅超过了动物园和主题公园,从第四名跃升至第一名。以今年五一假期为例,上海147家对外开放的博物馆共接待游客82.57万人次,同比增长38.40%;同期开放的64家美术馆共接待游客25.19万人次,同比增长48.70%。

聚焦世界博物馆日|他们为什么愿意“去一个城市做展览”吗?  第9张从几年前开始,上海很多博物馆的行李储藏室就不够用了。去年,上海世博会的“从波提切利到梵高:英国国家美术馆收藏展”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75.9%的观众,因此上海世博会不得不临时扩大行李储藏室。上海董波馆的游客中,60%来自其他地方。场馆为游客提供的服务越来越完善和周到。一位来自山东的游客在社交媒体上称赞道:“被中国艺术宫惊呆了,寄存行李并送回出口是可行的!”聚焦世界博物馆日|他们为什么愿意“去一个城市做展览”吗?  第10张

“我最爱的卡拉瓦乔作品来上海了!”不久前,北京的“薄荷老师”得知浦东美术馆正在举办“卡拉瓦乔与巴洛克奇迹”展,乘高铁来上海,到达浦东美术馆后,她细细地欣赏了从罗马运来的珍贵画作,心满意足:“看到卡拉瓦乔的6幅原作,此生无憾。”

聚焦世界博物馆日|他们为什么愿意“去一个城市做展览”吗?  第11张

艺术互通,文明互鉴。中国大师的作品同样受到国外观众的喜爱。中华艺术宫正在举办的“中国式风景——林风眠、吴冠中艺术大展”吸引了不少外国观众。有位来自意大利的年轻人看得非常仔细,他说,在林风眠的作品中可以看到毕加索的影响。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副馆长张德群发现,参观者中,海外观众的比例在不断提升,每天都可在展厅内看到说着各种语言的观众,他们好奇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进程,有兴趣了解中国优秀的当代艺术家群体。

聚焦世界博物馆日|他们为什么愿意“去一个城市做展览”吗?  第12张

一个个火出圈的展览背后,是各个博物馆团队付出的巨大努力,从策展、布展到宣推、活动,他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甚至夜以继日,不眠不休。如火如荼的展览背后,是各个博物馆团队付出的巨大努力。从策展、安排展览到宣传推广活动,他们漂洋过海、各显神通,甚至彻夜不眠。

聚焦世界博物馆日|他们为什么愿意“去一个城市做展览”吗?  第4张公共客厅博物馆日

上海市文旅局最新数据显示,上海现有博物馆164家、美术馆100家,是全国博物馆、美术馆数量最多、密度最高的城市。上海博物馆美术馆成为申城的公共会议室。

聚焦世界博物馆日|他们为什么愿意“去一个城市做展览”吗?  第14张上海博物馆和美术馆数量众多,分布均衡。各区都有一些在线名人博物馆。位于闵行文化公园的上海上海美术馆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蓝灰色砖墙掩映在郁郁葱葱的树木中,于2019年建成开放。这座年轻的美术馆去年举办了24场展览和98场公共教育活动,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美育课堂。在展厅里,经常可以看到来自上海美术学院和同济大学的美术生临摹自己的作品。更多的学生来自上堡中学、文来实验学校、七宝实验小学和九亭二小,年龄最小的是附近几所幼儿园的孩子。还有适合他们的艺术体验活动。据统计,去年进入博物馆的26万名观众中,至少有10万名学生。聚焦世界博物馆日|他们为什么愿意“去一个城市做展览”吗?  第15张在这些公共会议室里,各种展品都是很好的媒介和话题。即使是相对抽象和自由的当代艺术在上海也有许多知心朋友。学建筑的工科学生郑每个月都必须去当代艺术博物馆参观。这个月,他被胡相成的个展“天天问”刷屏了,已经看了五次。在她看来,巨大的装置作品看似随意堆砌,却有许多逻辑线索,让人不自觉地与艺术家的思维产生互动。每一个角度都是与时空和历史的对话。在参观过程中,她经常听到不同年龄的观众询问艺术家的创作问题,有时她还会与陌生人讨论和争论。没有必要达成共识,但她在沟通中有一些乐趣。“很多次参加完会议后,我都在想,这不就是艺术展的目的吗?”郑对说道。聚焦世界博物馆日|他们为什么愿意“去一个城市做展览”吗?  第16张

博物馆热的背后,是公众与历史文化、艺术审美的“双向奔赴”。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科技的日新月异和公众文化素养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随之提升,文博场馆的价值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珍视。充分利用博物馆、美术馆资源,助力文旅融合发展,赋能城市美好生活,未来可期。博物馆热的背后,是公众、历史文化和艺术审美的“双向奔赴”。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公众文化素养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随之增加,文化场馆的价值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和珍惜。充分利用博物馆、美术馆资源,助力文旅融合发展,赋能城市美好生活,未来可期。

新演艺工作室

作者:邵宁、乐梦荣

摄影:王锴。

编辑:肖凯

新民晚报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