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缕药香跨越古今。
作为中国“四大药都”之一,亳州的中医药产业正展现出越来越旺盛的生命力。
从1800多年前神医华佗种下第一个药园开始,到2023年,亳州现代中药产业规模达到1852.5亿元,增长11.3%。这座城市里关于中医的故事,说不完也历久弥新。
“中医药是亳州最具辨识度的金字招牌。”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亳州市市长秦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亳州坚持以药立市、以药强市,全力打造世界中医药之都、中医药产业高地和中医药进入国际市场的“桥头堡”。形成了集种子种苗组培、中药材种植、医药制造、商贸流通、健康养生为一体的产业链。
在春节后举行的2024年亳州医药市场开业庆典上,热闹非凡的歌舞、五禽戏表演引来现场观众掌声不断。《华佗颂》的庄严仪式令人身临其境,“博品汇”的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
这是亳州特有的“节日”仪式感,也是当地产业蓬勃发展的缩影。
开幕式协调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刘伟亚表示,开幕式既是一次历史传承,也是进一步弘扬中医药文化,加快建设世界中医药之都,展示药都实力和药市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4年陈佳亳州药品市场开业仪式。本文图片除特殊标注外,均由亳州市委宣传部提供。“亳州的药不统一,但亳州的药没效果。”这句广为流传的行话是亳州中药产业地位的最好证明。那么,亳州中医药文化传承振兴背后的密码是什么?它是如何将一个药房花园发展成千亿产业的?新时代,它将如何借助这一缕药香,打开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近日,该报记者走进亳州,试图寻找答案。
代代相传的中医药之都
亳州,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是中医药文化的发祥地和中医药发展的先行者。公开资料显示,东汉末年,亳州人开始种植和经营中药材。自汉代以来,亳州就广泛种植中药材。清代刘恺曾写道:“牡丹花在黄晓城外,日出在十里之外。”花前月下,大家都是一家人,家家都像桑麻一样种药。“到清朝末年,亳州已发展成为四大药都之首,拥有毒贩和药库,分布着2000多种中药材。
亳州牡丹花。上世纪80年代,亳州掀起现代中药贸易热潮,持续10天的首届中药材交易会成交额达1.5亿元。此后,一年一度的药品交易会从未中断。1995年,中国亳州建成了当时国内规模最大、功能完善、设施齐全、档次最高的中药材交易中心。
2017年,针对亳州中医药产业优势,安徽省提出“把亳州打造成国内外知名的中医药之都”。多年来,亳州坚持“以药立市”发展战略,形成了涵盖中药材种植、中药材饮片加工、中成药制造、中药材颗粒生产、中药材流通、中药材科学研究和中药材文化传播的全产业链体系,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中药材交易中心和中国最大的中药材饮片、中药材提取物和中药材保健饮品生产基地。
“亳州注定有使命。”康美亳州中药城(即亳州中药市场)公司董事长李泽斌认为,推动中医药产业走向世界是亳州的天然使命,加快建设专业化、数字化、产业化、国际化的智慧医药市场是助力亳州医药市场转型跨越的重要一环。
康美亳州中药城是世界上最大的中药材市场。占地面积1000亩,建筑面积120万平方米。医药公司2000多家,展位8000多个,每日上市中药材2800多种,日均客流量约6万人次。
亳州中药材专业市场。李泽斌告诉澎湃新闻,随着近年来传统文化的复兴,中医药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为了促进中医药产业的发展,中国医药城还在升级其服务体系,重点升级文化旅游农业综合体,并积极建设国际中医药文化传播基地,旨在建设国家4A级旅游景点。
“去年以来,我们盘活了药材经营公司,重启了药材经营工作。很多药商通过与我们合作,可以把药材卖得更广、更远。”李泽斌说。
62岁的王亚彬是李泽彬的毒贩之一。王亚彬从事药材批发和零售30多年了,现在他在中国医药城开了一个专门卖鸡内金的摊位。虽然摊位不大,一块写着“十佳诚信药商”的招牌却十分醒目。
“一些无良商贩冒充鸭胗或鹅胗,它们的大小和功效都很差,但我不做这种事。”王亚彬见证了亳州药品市场的繁荣和发展。他相信只有坚持诚信经营,生意才会越来越好。
他介绍,药材在进入市场前会进行检验,商家买回时也会进行检验。市场内也有专门人员进行随机检查。一旦发现他们销售假货,商贩将受到严厉惩罚。“我的老一辈就是做这个生意的,我儿子也是做相关行业的。代代相传,不可能没有诚信。”
王亚彬说,不仅是他自己,很多毒贩子也世代从事相关行业。大家不仅懂医,还讲究良心。
《尚波宣言》写道:“立足亳州,聚仁和仁;放眼世界,提升药都声誉。携手推进本草大业;良医良药传播黄色精神。”王亚彬口中的“诚信”和“良知”是广大博商的本色,也是博商精神的生动体现。
用新亳州人李泽斌的话说,“亳州中药产业之所以能发展得如此蓬勃,正是因为亳州药商的代代相传。”
“世界毒贩汇聚亳州,亳州毒贩闯世界。”
“到2025年,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130万亩,现代中药产业总规模达到2600亿元以上。中医药产业国际竞争力和引领能力显著增强,世界中医药之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这是《亳州世界中医药之都建设三年实施方案(2023-2025年)》提出的明确发展目标。打造“世界中医药之都”既是亳州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也是安徽奋力开创现代化美丽安徽建设新局面的重要举措。
论文发现,支持亳州建设“世界中医药之都”已连续五年写入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安徽省委、省政府还量身定制了《世界中医药之都(安徽亳州)建设发展规划(2020-2030年)》《促进亳州现代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加快亳州中药市场转型升级实施方案》,全力支持亳州中医药发展。
在马不停蹄的探索实践中,中医药产业成为亳州第一产业。公开数据显示,2023年亳州现代中药产业规模达1852.5亿元,其中中药材种植产值46.5亿元,医药制造业产值426亿元,中药流通贸易额1380亿元。全国知名、百强医药企业73家,产值过亿元医药企业126家,成功获评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试点城市。
事实上,中药材在全国各地分布广泛,但为什么亳州能成为典范城市?除了省市两级的推动,药商和药企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今,亳州已形成“百万药农、十万药商、千家药企”的强劲发展态势。
亳州毒贩交易药材。为进一步推动中医药产业快速发展,让更多企业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亳州制定出台了《亳州市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30条措施》《亳州市打造一流营商环境10条措施》《亳州市支持人才创新创业暂行办法》等一揽子政策措施,给予广大市场主体“真金白银”支持。
在亳州全方位的支持和服务下,许多企业与亳州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截至今年2月,已有73家全国知名、百强医药企业落户亳州。
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文琴表示,同仁堂集团作为老字号中药企业,信任亳州、依托亳州、扎根亳州,与亳州经济社会发展、亳州中医药健康产业发展共同成长进步。
“我们将把自身高质量发展与亳州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相融合,继续深化与亳州的合作,推动亳州企业做精、做优、做强、做大,为亳州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文琴说。
与此同时,“博医药”也在加速推进。2023年,全市中药材流通贸易额1380亿元,中药材及饮片出口占全省81%、全国10%,覆盖70多个国家和地区,“买全球、卖全球”的市场形态趋于成熟。
“下一步,亳州将深化与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中心(德国)的交流合作,提升药博会和中国(亳州)——RCEP中医药产业合作大会的影响力,加快国家加工贸易产业园、保税物流中心(B型)、跨境电商产业园、国际物流园和产业园建设,积极拓展欧盟、东南亚和葡语国家出口市场,加快中医药产业国际化。”亳州市市长秦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亳州,不只有中医。
亳州是一座充满药香的古城。走在市区街头,华祖寺、花戏楼等著名景点都在诉说着亳州与中医药之间的深厚缘分。亳州花卉剧院。但在亳州,不仅有药香。过去一年,亳州地区生产总值达2215.8亿元,同比增长6.3%,位居安徽第三。其中,白酒行业产值为229.4亿元,同比增长7.1%;接待游客3558.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92.7亿元,分别是2019年的113.7%和118.6%。
当前,亳州正聚精会神搞发展,全力以赴拼经济,努力走出一条体现亳州特色、服务安徽大局的现代化建设之路。
2024年亳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着力发展“4+6”产业集群,紧盯“六一战略”三年实施方案年度目标,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努力实现“1215”目标:规上工业企业净增不少于100家;工业投资和工业技改投资均增长20%以上;亳州规上医药制造业、白酒及保健酒业、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均增长15%以上。
“亳州坚持从实际出发,立足区位优势,聚焦“4+6”产业集群,做强现代中药、白酒保健酒、高端绿色食品、文化旅游等四大传统支柱产业,打造新能源、新材料、汽车及零部件、高端装备制造、纺织服装、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六大特色产业,逐一做好产业规划。”秦特别指出,要抢抓风头,推动药、酒、农、旅等优势产业深度融合,力争用两年左右时间把亳州建成百万人口现代化大都市。
为实现这一目标,提高亳州综合竞争力,亳州市委、市政府一直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并将其作为“一号工程”进行建设。
在新春第一会上,亳州市营商办副主任潘泰介绍,近年来,全市上下不断优化营商环境,针对企业诉求建立“一站式办理”“闭环办理”“升级办理”等制度,深化企业优环境“税务信息互通”“免申请享受”“一键申报”“无感互认”等改革举措。
今年初,亳州还出台了《亳州市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十条措施》,从政企关系、生产要素、融资服务、拖欠账款、专职代办等方面入手,着力打造让企业“安心做事”“安心投资”“经营顺畅”的营商环境。
“我们将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永不竣工的工程’,持续营造人人重视营商环境、人人都是营商环境、时时处处讲营商环境的良好氛围。”秦认为,优化营商环境是亳州深入推进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发展新型优质生产力的重要举措之一。
亳州用真诚换来了实实在在的收获。2月21日,2024年亳州市第一次投资项目集中签约活动成功举行,集中签约项目共86个,总投资518.55亿元。签约项目涵盖现代中药大健康、绿色食品、新能源新材料、精密电子器件等多个领域。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加强中医药优势专科建设,这无疑给了亳州更多底气和信心。面对未来,秦表示,“亳州将坚持因地制宜,立足资源禀赋,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抢抓新兴产业发展机遇,打造优势产业集群,加快形成新的优质生产力,努力实现各项工作‘在皖北走在前列、全省前列、全国有一席之地’。”
亳州风格。刘摄漩涡河汤,流淌不息。乘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部地区崛起等国家战略机遇的“东风”,亳州绘就“世界中医药之都”的宏伟蓝图必将变为美好现实。
本报记者宋
(本文转自The Paper,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The Paper”APP)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