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闻客户端记者房鹿

世界上最美的四月天。

目前,位于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内的之江剧本村(浙江省之江剧本创作研究中心)里,一位美丽的编剧正在村里工作。

有时她凝视思考,有时她敲击键盘,有时她在飞影草生长的“村庄”中寻找灵感,更多的时候她会走出去,去西湖茶山收集风景。

她是秦海燕。她曾担任《万里回家》和《作家的奥德赛》等备受瞩目的电影的编剧。去年,她还自编自导了由浙江影视公司联合出品的反家暴女性电影《我穿越风暴》。

这一次,她在之江剧本村写作,是因为她最新的电视剧剧本项目,改编自茅盾文学奖得主王旭峰的小说。

之江剧本村是由浙江省委宣传部牵头,省市两级与浙江大学共建,浙江省文化产业投资集团统筹运营的重要文艺创新平台,力争成为具有示范意义的国家级文艺创新服务平台。秦海燕是之江剧本村的大咖编剧之一。

秦海燕现居北京,祖籍宁波。对故土的深深眷恋,2022年,她在宁波奉化成立了飞鸟非鱼影视文化公司。除了电视剧《望江南》,下一部自导自演的电影《谁是倾心无疾》也已在浙江定档。

近日,朝新闻记者采访了这位在中国炙手可热的美女编剧兼导演。

编剧秦海燕专访:为什么我爱能引起大众感情共鸣的创作。  第1张秦海燕接受了澎湃新闻记者的专访。

1】去西湖茶山采风,需要看六十年的“铁砂掌”。

采访在之江剧本村二楼讨论室举行。

秦海燕化了一点妆,她的长发飘飘,她的口音有点南方口音,但她带着爽朗的北方人的微笑。更令人羡慕的是她的好皮肤,又白又红。这就是那个每天都要熬夜的编剧吗?

秦海燕笑着回答了记者的两个问题。

“在北京,他们觉得我像个南方人。在南方,他们觉得我像北方人。”

“作为编剧,我从不熬夜。我的特点是心大。”

秦海燕很友好,几句话拉近了与人的距离。

她说她这几天忙着采访王旭峰老师。

“因为项目与茶叶主题有关,而这个季节正好是茶叶采摘季,我们就去看了一下。很有意思。我以前收集信息,看视频炒茶。这次我亲眼看到了。在龙井,有一位炒茶60年的老爷爷,看到他的‘铁砂掌’真的在火上炒茶。”她说,脚踏实地地收集风格有一种真实的感觉,并会有不同的创作动机。

“这个项目需要深入的前期采访和研究。毕竟这是一本非常厚重的代表茶文化的书,也凝聚了王旭峰老师毕生的心血。对我来说,压力相当大,我希望我能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编剧秦海燕专访:为什么我爱能引起大众感情共鸣的创作。  第2张王旭峰(右二)和秦海燕(左二)交换受访者提供的照片。编剧秦海燕专访:为什么我爱能引起大众感情共鸣的创作。  第3张秦海燕(右一)外出旅游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2】我对祖国有着深厚的感情,对浙江有着深厚的友谊。

秦海燕说他出生在浙江宁波,然后随父母去了北京。他在北京长大,但经常回宁波。

“宁波是我的家乡,经常回来。尤其是在节假日,一些具有仪式感的事情都与故乡有关。清明时节,每次回宁波,我都会满山挖笋,做红烧笋。快到夏末的时候,我会去摘杨梅。夏天,我会回来在溪沟里玩耍。有很多童年的回忆。每次回宁波过寒暑假,我都能写很多小作文。”

“外婆家就在宁波天一阁边上。每次回去都看到天一阁门口石狮子嘴里的石球,非要去捞一捞。奶奶家在奉化。”

她说,我在北京家里吃的东西还是浙江的味道:“如果我回到杭州,我会觉得我吃的东西是我头上的味道。”

2022年,秦海燕正式“回乡”,在宁波奉化注册了自己的影视公司——飞鸟飞鱼(宁波奉化区)影视文化有限公司

“是人才引进,呵呵。我觉得浙江真的很支持影视创作,非常欢迎我们回来拍。”

她自编自导的第一部电影,由佟丽娅主演的反家暴女性电影《我穿越风暴》,是一部以“鸟不是鱼”为主要制片人的电影。

今年3月,她的第二部自导自演电影《谁在无疾而终地恋爱》也已在浙江开机。这是一部科幻爱情片,讲述了一个失恋的女人开始了一段奇怪的旅程,并用一种新的网络心理治疗方法学会了重新去爱。

近年来,秦海燕经常回来。首先,她的公司在浙江。第二,她的父母老了后经常回老家住。此外,她还参加了浙江的许多影视活动,例如去年担任象山北纬30°短片电影节的评委。

谈及《万里归来》,《一个作家的奥德赛》与浙江华策影视合作,随后与浙江文投集团、中国奇迹等展开深度合作。她笑了笑:“这东西有时候有点宿命论。”

被《花样年华》吸引,编剧需要强大的内心。

秦海燕于2003年进入编剧行业,在过去的20年里创作了无数题材的作品,如爱情、喜剧、悬疑、犯罪、现实,甚至魔幻和科幻小说。现在是中国一线编剧。

谈及如何入行,她表示感谢王家卫。

“我高中的时候住校,学校旁边有一家电影院。我记得看过《花样年华》。那时候看完电影不用走,可以坐在里面循环看。我看了一下午。当我出来的时候,我感觉被吸进了另一个维度,然后我迷失了。从那时起,我就下定决心要拍一部电影。”

“后来,我考上了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的导演专业。我还在学校担任影视俱乐部的工作,并组织了许多与放映相关的工作。那时,我有机会接触一些导演,然后我开始写作。”

她说,她也是从编剧做起,不断训练自己的写作技巧。

“当编剧需要技巧,电影和电视剧有自己的规则。技巧需要多年的训练,没有十年八年的持续写作是无法达到成熟的。只有这样,你才能捡起散落在海里的珍珠,并整理这些东西。编剧有点像以前的老手艺,也有一个师傅带徒弟慢慢写的过程。”

经常有人问秦海燕编剧需要什么样的品质。

“我的回答通常是,要有一颗大心脏,不是说要克服困难或什么的,而是要有一颗更大的心脏。你必须不断地使用你可怜的力量,练习和写作,你会到达的。”

她以自己为例:“我刚入行时,成功率相当低。当然,我的第一个剧本是拍摄的,但不是每个剧本都是后来拍摄的。我的比例至少是5比1 .”

她说,剧本最终拍不出来的原因有很多:“首先,你需要不断磨练自己的技能。另一方面,电影本身是一个集体创作和工业化的过程,很多环节是不确定的。”

她的大学同学有几十个,只有一两个还在做编剧。

“这两年我才会综合考虑这个项目,判断它的可行性。我在选择上会稍微谨慎一些,但还是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因素。话虽如此,对于编剧来说,一颗大心脏仍然更重要。”

秦海燕对年轻编剧的经验是勇敢地迈出第一步:“第一步是最困难的。迈出第一步后,大家可能都会在行业内认识你,渐渐地整个生产水平就会上升。”

她入行20年了,通常一年写两三个剧本。即使像她这样成熟而知名的编剧也只能拍摄20%的书:“也许这就是每个人都在谈论的事情,所以不要总是看到冰山漂浮在海面上。”

谈及编剧在整个产业链中的地位,她觉得这与自己的修养有关。一个好的剧本肯定会被人想要和阅读。

至于写作的状态,她笑称就像上班一样:“我上午和下午都在写作,晚上没有时间照顾孩子。”不熬夜就十一二点睡觉,过了十二点就很晚了。人生很长,否则你的头发会掉光。"

写作时会严格看手机吗?

她又笑了:“手机就在旁边,我再刷一会淘宝。我时不时要站起来走路,不能一直坐着。”

4】热爱与公众情感共鸣的创作

秦海燕近年来的作品,如《风雨归万里》等都是现实主义作品,获得了很好的声誉。你为什么对现实题材情有独钟?

“我擅长情感写作。可以感受到的东西也与每个人都有联系,这些情感可以触及最普通人的生活。我对此有强烈的偏好,不仅是现实主义题材,而且类型化非常强。事实上,《万里归来》是一部强类型作品。但无论是角色还是角色的情感,我认为它必须有基础,并与公众产生强烈的共鸣。”

对于创作灵感,她说:“对我来说,我必须遇到强烈的冲击,有使命感才能做到,并真诚地表达出来。在这样的事情中,找到你想表达的东西与你周围的生活和观众之间的共鸣,并进行原创和生发。”

在秦海燕写剧本之前,他做了大量的采访和研究。

“与案件中的许多当事人交谈。《万里回家路》这个故事的来源是在大量采访中遇到的故事。华策一开始找到我,只是想做一个像翻译一样的电影。当时,我采访了一位参与撤侨行动的外交官。他讲了许多生动细节的故事。从这样一个真实的人身上,我们参考了很多材料,形成了后来的电影。”

她自导自演的《我穿越风暴》还采访了许多家暴受害者、律师和其他相关工作人员,然后故事发展得非常有机。

谈现实主义题材这两年很流行,原因是什么?

“近年来,整个环境使人们仍然希望看到贴近他们生活和情感的作品。观众并不盲目欣赏外国类型片,而是希望看到与自己相关的东西。当然,并不只有现实主义这样的创作道路。这两年我也一直在观察大家的情绪状态。我认为每个人都需要被拥抱。所以我接下来做的事情可能还是会给你一些希望和温暖。”

秦海燕不仅担任电影编剧,而且还有许多电视剧项目。谈到两者之间的差异,她说:“我以前觉得不一样,但近年来,电视剧越来越电影化,信息集中度提高了。观众在进步,创作者也在更新迭代。”

当被问及秦海燕是否有特别想合作的导演时,她实际上说她想澄清她仍然喜欢当编剧。

“拍完《我穿越风暴》后,很少有导演找我写剧本。也许他们认为你已经能够指导自己。事实上,我很喜欢当编剧。我不是那种认为导演最有话语权,必须当导演的人。我真的很享受编剧从地面创作高楼的原始状态。我在写作的那一刻感到快乐,那种快感会让人上瘾。在做导演的过程中,我觉得在剧本和剪辑阶段的快乐是最大的。拍摄场景还可以,但没有那种指点江山的快乐。”

采访的最后,她谈到了自己对芷江剧本村的印象。她感叹这里的环境太好了,真的很适合创作。剧本村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后续项目孵化等深度合作正在推进中。这将是她未来的“创作大本营”。目前新项目处于前期,接下来她将继续往返于北京和杭州之间,采风和创作交替进行。

编剧秦海燕专访:为什么我爱能引起大众感情共鸣的创作。  第4张秦海燕驻芷江编剧村记者陈佳云摄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