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完《生活在教室里》后,我发表了一份声明:“从散文写作的意义上来说,这本书将是我的告别之作。”...接下来我将回归学术研究,回归作为教育学理论研究者的职责使命,继续攀登理论高峰。”很快很多朋友都劝我“三思而后行”。虽然这个决定是深思熟虑的结果,很难改变它,但朋友的建议引起了我从另一个角度的反思:“论文写作”是否与“学术研究”分开并遭到反对?是否暗示了一个不恰当的前提:论文不是理论,与理论无关?

由此,如何理解散文尤其是教育散文的性质、功能和写作,成为一个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以我为例,我开始写散文是因为我自己的“文学情结”。年少时的作家梦,大学时代的文学实践,一直坚持到现在的文学阅读,都是我对文学默默的热爱。虽然我的专业与文学无关,但我的生活早已与文学结缘。哲学家周的著作最初触及到的不是他的哲学观念,而是他的文学观念。不是他的哲学思考,而是他的写作。

文学体裁和风格丰富多彩。散文只是散文的一个分支,在文学殿堂中的地位似乎远不如诗歌和小说。为什么随笔是唯一选择?首要原因与散文的特点有关,其精髓在于三个字:第一,“随”,自由如你所愿,如此自由,你可以大声歌唱,轻声歌唱,甚至叹息,这足以使你的思想和情感破茧而出,到处飞翔...笔随心动,笔在心中,笔在心中。二是“真”,真正的散文不需要虚构,人物是真实的,情节和细节也是真实的,流露出来的是真性情。只有表达“真情实感”的散文才是真散文,才是好散文。第三是“昌”。散文永远是日常的、家常的、平凡的,是文学盛宴中的一日三餐。因此,不是每个人都能写诗和小说,但每个人都能写散文。至于散文的质量,那是另一回事,就像生活质量也有高有低一样。不管质量如何,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过着美好的生活并享受生活。

相对自然轻松,写作者很容易进入一种自由、舒展和平静放松的状态,随笔成为一种更接地气的文学形式,也更容易进入寻常百姓家,贴近每一个人。就这样,我没有多少文学天赋,也能踏入杂文的世界。当然,作为一名教育学理论研究者,我与散文结缘还有另外两个原因。一是与“教育”有关。多彩的教育生活不仅是制造的、想象的和实现的,也是书写的。对最贴近教育氛围的随笔进行描写和表达,以彰显教育实践的原汁原味和教育土地的真实面貌,尤为必要。以“教育随笔”为代表的教育写作已融入教育生活,具有教育实践性和教育反思性。二是与“教育理论”有关。任何理论都需要适当的研究方法和适当的多维表达,包括论文。面对宇宙、自然、人文、教育和科学等复杂的研究对象,仅靠一种表述(如“文学风格”)显然难以描述和穷尽,也不足以展现全貌。只有通过多种风格的融合互补,才能走向“复调表达”。格言和散文,包括《教育与永恒》和《生活在教室里》,都是我对理论表达多样化和复调化的尝试。

2我的教育随笔经验和对它的需求显然不能取代大多数教师的需求,并且仍然很难完全回答:教育随笔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教师为什么需要教育随笔吗?

首先,教育随笔是教师技能的一部分。在知识高度繁荣的时代,教师是否知识渊博不再是教师为什么是教师的主要标志,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垄断者。除了基本的师德师风之外,包括备课、听课、说课、评课、观课、写课等六项技能在内的教育教学专业技能或基本技能在教师素养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成为安身立命的核心特征。之所以把“写作课”放在最后,既显示了它的“综合”功能和“促进”价值,也显示了它的“转化”意义:写准备、呈现、说出、评价和观察的内容。除了写“课例”“论文”“专著”外,写“随笔”也是写作课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这个角度看,教师具有“写作者”的角色,“写作实践”应该是教育教学实践的一部分,是教师的一项基本实践技能。

其次,教育随笔是教师生活的一部分。既然作文属于日常生活,就像备课、上课一样,是教师的基本功之一,它自然成为教师面对自我的一种生活方式。无论阅读还是写作教育随笔,都是对教师日常生活的模拟、展示、表达和保存,它成为教师“存在”或“活着”的见证:我上学,所以我在,我写作,所以我在。在教师看似琐碎而平凡的生活画卷中,随笔和写作足以让教师的生活变得广阔甚至崇高。任何写作都是一种对生命的凝视和关注:聚焦教育生活中的一个瞬间或一个长度,以及高度,让写作者不时抬头,向更高的方向眺望。如果追根究底,写作就是生活,它与身份、荣誉、地位等外在的东西无关,而是自我观察、自我梳理和自我表达,这注定是一段平静而稳定的旅程。忙碌和令人不安的生活有时需要安静,而写作可以使人安静,这样每一个受教育的教师的灵魂,都可以通过课堂和学生的搅动,通过文字走进沉默,并被包裹在安静的时间里,将教师的最轻微的光环,一丝丝灵感或闪光投射到文字中,留下一个标记:“生活在哪里都是什么,它应该像在雪中飞行”,由洪飞留下。当人们写下文字时,它们会及时成长。当读者阅读并记住它时,文字在流动的载体中实现了能量的呈现。它不会熄灭。写作行为是为了在他人心目中实现“不朽”。"

第三,教育随笔是生命成长的一部分。短文写作就像一条纽带,它在课堂与生活之间、课堂与生活之间以及自己与他人之间建立了根本的联系。这种纽带不是固定的缰绳,而是具有延展性和成长性的,因为它帮助教师“看见”、“建构”和“提高”。

在“看见”的意义上,最重要的是“看见自己”。与所有写作类似,教育随笔写作是一种复杂的“倾听”、“打开”和“揭示”:倾听老师内心的风雨,揭开内心的帷幕,从中看到真善美的东西,看到灵魂漫游所经历的孤独森林和深邃黑夜,揭示内心真正触底的需求。揭示了思想中的许多和谐与冲突,平坦的道路和陡峭的山峰,虚弱与力量,沉默与躁动,沉默与喧嚣...如上所述,由于写作而产生的开放和揭示充满了自省的困难,丰富的生活经历,以及冷静的警惕和意识,知道自己的边界和局限性,并对日复一日机械和重复的教学所造成的损失、枯萎和情感损失敏感。对自己的教育行为也有所感悟和调整,更有能力克服和超越,走出内心的起伏、困惑、焦虑和矛盾,培养不为外界动荡所扰的能力。即使我们不能“成圣”,但至少我们通过散文创作创造了沉入自省、沉淀和静止,走向“从众”和“开悟”的可能性...在严峻的教育考验中,我们迫使自己更认真、更深刻、更有远见地看待教师生活。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散文为教师提供了在自我实践、自我救赎和自我和解中自我挑战、自我洞察、自我清除和自我实现的机会。通过这一系列机会的出现,“我”可以看到我如何度过我的教师生涯,以及我如何走向辉煌的人生。

“看清自己”之后,就是“看清人”。自我结合的教育论文有助于联系和了解他人。你遇到的第一个人是学生。许多教育散文呈现出丰富而微妙的师生关系,这使得作为教育对象和教育目标的“学生”在教育散文的观察和勾勒下更加真实、具体、准确和立体。我遇到的人,以及作为教育伙伴的同事和家长。他们既是教育随笔写作的对象,也是写作者的伙伴。在他们的写作和洞察力的帮助下,作家的自我边界得到了扩展:更多的他人与他在一起,更多的外人和外交事务被纳入自我的世界,使他有一个宽广的胸怀将他人和周围的环境纳入自己,然后他可以以喜悦、善意、真诚、简单和宽容的态度对待外界的人和周围的环境。此时此刻,看见自己就是看见人,看见人也是看见自己。

在“建构”的意义上,阅读和写作教育随笔的过程本质上是自我精神建构的过程。段落的流动、铺展和跳动将现有的生命体验粉碎、研磨和粘合成自己强大的内在结构,仿佛在建造一座宏伟的宫殿。然而,最彻底的建构指向了教师生命的根源。戏剧舞台上的大多数演员都知道,“戏剧根”不能散也不能丢,它是演员的灵魂。同样,教学有“教根”,教育有“育根”,教师有“师根”。教育随笔的写作不仅是“守根”,更是“筑根”。在守护和建设根的过程中,作家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蜕变提升,提升了精神层次和思维层次。写完《生活在教室里》后,我曾说:“通过这次新的奔跑,我们向自我生命进化的目标又迈进了一步。”这种随笔写作也升华为一种促进生活维度迭代升级的方式。

最后,教育随笔是他人生活的一部分。对于随笔的意义,无疑有着更高的期待,这是由自己推动的:也许是命运使然,自己写的教育随笔,在某个时刻,文本中闪耀的灵魂之火照亮了别人,甚至点燃了别人心中的一盏灯和一团火焰,或者文本中的生命能量可以被读者吸收、转化和塑造,成为他人精神殿堂中的一砖、一瓦或一片。

如何写好教育随笔一直是一个众说纷纭的话题,它总是与写作者个人和自私的生活经历密切相关。我不妨试着提三点个人建议。

第一个建议,习惯,习惯还是习惯。打破对写作的恐惧,打破写作的神秘或神圣,停留在教育生活的源源不断中。一旦你有了感情、感悟和感受,你就可以随时随地随便写下来,把那些微弱、暗淡但发自内心的火花变成不会被微风熄灭的火焰和火把。这是随笔《隋》的原始精华。只有把随笔写作变成一种习惯,它才能“跟随”进入作家的生活和人生。那一刻,当作家坐下来时,他可以暂时摆脱来自外界的各种约束和烦恼,获得清晰透彻的内心意识,并逐渐养成以教育为基础的终身写作随笔的习惯。只有培养了写作习惯,才能有日益丰富的写作积累,才有可能从量的积累转变为质的转化。

第二个建议是对标,对标还是对标。寻找一个足以让他理解并感到兴奋的作家的作品或全部作品,并将其标记为学习的对象和基准。其实这也是最适合自己人生成长的方法。我反复阅读、研究、琢磨它,就像读里尔克的《写给青年诗人的十封信》、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周的《人与永恒》一样...直到我把这些深情的文字读进心里,变成自己文字的精神和生命气质。

第三个建议,磨,磨,还是磨。文字的功夫本来是念出来的,最后还是磨出来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每一种感觉和意义,每一个想法和启示都被反复琢磨,逐一打磨,就像雕塑家手中的木制品、石器和瓷器一样,被反复敲打、讨论和打磨...在一心一意和“任性”的专注中,在写作的反复磨砺和锤炼中,会有视域、建构和锤炼。

(作者: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主任李政涛)

来源: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