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孙云科
奥林匹克公园位于北京中轴线的北端,是北京体育文化的高地。近日,记者跟随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集体采访团来到“双奥运区”朝阳区,在奥林匹克公园登塔、探馆、实地体验。奥运会带来的丰富资源遗产和宝贵精神财富,为举办体育赛事创造了世界一流的条件,不断渗透着人民群众的体育文化生活。
奥林匹克塔已经成为朝阳区的独特标志。王佳摄传承和发展奥林匹克文化,打造标志性建筑
在北京奥林匹克公园,由五座独立塔楼组成的北京奥林匹克塔是一座标志性建筑。2016年6月,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将其命名为北京奥林匹克塔,奥林匹克五环高高悬挂在塔顶,成为奥林匹克文化传承发展的醒目标志。
登上塔顶的观景台,从246米的高空可以将北京的全景尽收眼底。从南面望去,鸟巢和水立方这两个奥运标志性场馆都是圆形的,很和谐。朝西望去,冰丝带和国家网球中心忽远忽近,优雅灵动;向北看,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打造了一个巨大的城市森林氧吧。
近年来,奥运塔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逐渐成为大型活动期间朝阳区夜景照明和接待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久前,北京奥林匹克塔是刚刚结束的2023北京朝阳国际灯光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城楼上“我爱朝阳”的梦幻光影,成为许多市民照片中的美丽城市,展现了朝阳区的“国际范儿”、“文艺味儿”、“烟火气息”。
三大场馆共迎来610多万游客。
位于奥林匹克塔南侧的国家游泳中心是名副其实的双奥运场馆。冬奥会之后,“水冰双驱”给它带来了新的活力。其中,京津冀游泳公开赛、青少年游泳系列赛等活动已在奥体馆举行,全新的水立方水上乐园也已开放迎客。在南广场地下空间,开设了“艾斯·库伯”冰上运动中心,向公众开放了4条专业冰壶道和冰场,开展了“艾斯·库伯”冰迷赛季PLUS、“艾斯·库伯”杯冰壶邀请赛等活动。
“国家游泳中心就像一个体育超市,很多年轻人会跨项目玩。原本打算游泳的人可能会尝试玩冰壶。有些人只是来参观,后来选择体验冰。”国家游泳中心总经理杨奇勇说:“今年,我们的场馆将有大约200万游客,包括运动、观光、活动和休闲。随着市民对运动、休闲、健身的热情越来越高,预计明年的情况会更好。”
在国家体育场鸟巢,今年夏天的星光表演季更是人气爆棚,17场超大型演唱会吸引了82万人。随着冬季的到来,第十三届“鸟巢欢乐冰雪季”即将开始,打造冰雪运动爱好者的冰雪天堂。冬奥会新建场馆国家速滑馆举办了“冰丝带”市民速滑系列、北京越野滑轮公开赛、“冰轮星滑起来”系列等品牌活动,并邀请国际顶级花滑选手上演大型冰上表演“冰梦丝绸”,奉献一场冰上表演的视觉盛宴,让首都市民享受冰上运动的乐趣。
北京国有公司副总经理郭志国表示,冬奥会后场馆开放以来,三大场馆共接待游客超过610万人次。接下来,北京国资公司将继续把冬奥会的精神、遗产和情怀传承到三大场馆的可持续利用中,打造冬奥会场馆赛后运营的新标杆,努力实现冬奥会遗产的利用效益最大化。
讲述“双奥运之城”的新故事
作为“双奥运区”,朝阳区不仅丰富了奥运标志性建筑,也是传承奥运精神的重要载体。前段时间,潮阳吕雯集团与中国青年旅行社合作建设了奥林匹克公园观光车项目,在奥林匹克中心区正常运营,向市民和各国游客展示了“双奥运城市”的形象。
观光巴士在鸟巢南站和冰带站设有接驳点。运营时间为每天16:00-21:00,班车每半小时循环发车。路线贯穿奥林匹克公园南北10公里,车程近一个小时。车上配有专业的“奥林匹克公园扬声器”讲解服务。游客在欣赏风景的同时,可以通过“奥林匹克公园讲解员”的生动讲述,了解北京作为“双奥运城市”的传承故事。
近日,在邢台市尧山中学VR冰雪教室,学生们用VR一体机体验“冰雪”。赵永辉摄北京与河北合作研发VR设备,助力冰雪运动进校园。
本报讯(记者韩梅通讯员赵永辉)近日,在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尧山中学的VR冰雪教室里,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愉快地体验着北京市和河北省共同研发的VR滑冰滑雪装备。学生们纷纷表示,有了VR滑冰滑雪设备,再也不怕“冰雪”了。
据介绍,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虚拟现实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兴泰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共同组建的河北史圣博业科技有限公司,近年来一直致力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开发和科研成果转化,自主研发了一系列VR冰雪模拟器产品,帮助初学者熟悉滑雪和滑冰运动,有效推动冰雪运动进校园。
最近公司还开发了VR冰雪教室,实现了一对多的VR冰雪运动教学,有效地在校园内推广和普及了冰雪运动的知识和技术,带动了更多的人“上冰雪”。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