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那么聪明。专家:没有最好,只有最好。  第1张天性和气质没有好坏之分。如果家长能在幼儿时期了解孩子的特点,那么家长就可以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因材施教。——何洁

不久前,浙江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系教授何杰在一次讲座中介绍了一项针对不同气质类型儿童的八年追踪研究。

何洁教授指出,世界上没有最好的育儿方式,只有与孩子的气质、天性或性格相匹配的育儿方式才是最合适的。

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那么聪明。

我主要从事儿童心理学的研究。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主题是“大自然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我为什么会对孩子的天性进行研究?因为我自己也有两个宝宝,虽然他们的爸爸妈妈是一样的,抚养方式也基本一样,但是大宝比较敏感,比较难驾驭,而鲍尔比较老实。你也可以回想一下,你小时候可能被父母这样骂过:为什么别人家孩子那么聪明,我家孩子就那么难搞?这一切其实都与“自然”有关。

在心理学中,“性”有一个学术名称叫气质。它是由两位美国儿科医生和心理学家亚历山大·托马什和斯特拉·蔡斯首先提出的。在接收大量婴儿后,他们发现婴儿在情绪反应、活动水平和注意力控制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个体差异。于是,他们把宝宝分为三类:轻松型、困难型、慢热型。

容易型就是所谓的“天使宝宝”。这类孩子脾气好,容易相处,适应能力强,行为习惯有规律,自制力好;困难型,即所谓的“魔鬼宝宝”,这类孩子脾气不好,行为习惯不规范,适应能力差,自制力弱,反应大;慢性发热的孩子不太活跃,轻度抑郁。

那么,“天使宝宝”就一定好,“魔鬼宝宝”就一定不好吗?从学术角度来说,气质没有好坏之分。

接近和抑制,儿童气质的两种类型

人类有两个基本动机——趋利避害。就像汽车有油门和刹车一样,两者都很重要。即使对我们成年人来说,“油门”和“刹车”也不一定平衡。有的人擅长“踩油门”,也就是所谓的接近个体;有些人擅长“踩刹车”,就是所谓的抑制型个体。孩子也是如此。接近型和抑制型是儿童的两种主要气质类型。

什么是接近型个体,什么是抑制型个体?我们曾经在一次调查中邀请一些2到3岁的孩子和他们的母亲一起来到实验室。研究人员给孩子们看了一些奇怪的刺激,然后观察孩子们的反应。

当面对陌生人和陌生刺激时,孩子的行为是想和研究者一起玩,情绪比较积极。那么,这个孩子属于接近的个体。

当面对同样的刺激时,抑制型儿童的常见表现是不反应。当研究人员邀请孩子触摸玩具蛇时,孩子呆在那里,没有反应。当打扮成小丑的叔叔突然进来时,孩子感到有点害怕,回到了妈妈身边。这个孩子是个抑制型的人。

那么,接近和抑制的气质特征是天生的吗?很多研究发现,人在新生儿期表现出不同的个体差异。脑科学研究还发现,前额的脑电活动确实呈现出不同的模式。

自然与自然自然存在。

有些人可能坐对了位置:我是接近型气质还是抑制型气质?还有人会问这样的问题:有没有既接近又抑制的人?记得有家长问过我这样一个问题:我的孩子在家里是“小霸王”,无法无天,但在外面马上就胆小了。他既平易近人又抑制吗?我想说气质特征不是这么判断的。

我刚才提到,在定义接近和抑制两种气质类型时,我们会在实验中考察儿童对陌生刺激的反应,但这种陌生刺激是相对于他们的年龄而言的。例如,对于一个两岁的孩子来说,玩具蛇和狼面具可能是更具挑战性的刺激。对于年龄较大的儿童或成人来说,这些刺激可能算不了什么。因此,我们的研究主要关注儿童对新鲜刺激的第一反应。这种反应没有对错,只是反映了一种接近或压抑的倾向。

还有一个问题:气质会随着年龄变化吗?

孩子不是生活在真空的环境中,无时无刻不在家里与父母互动,入学后再与老师、同伴互动。我们的研究发现,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自制力的提高,相对极端的接近型和抑制型气质类型会逐渐趋同。

这是不是说明人的气质从小就变了?记得有一次讲课,一个学生问我:“老师,我觉得我小时候就是你说的抑制型孩子。但是现在我长大了,我可以在舞台上谈论侃侃。我变成接近型了吗?”我想说,随着孩子的成长,他的自制力会越来越强。他知道在某些场合要做出与身份相符的行为,所以表面上看,他可能会变得更接近接近型。但事实上,自然和本性自然存在于那里。

利用自己的特点培养自制力

那么,接近型和抑制型的婴儿在成长过程中会表现出哪些特征呢?

让我给你介绍一下我们已经进行了8年的跟踪项目。我刚才提到的那个两岁的孩子是我们追踪项目的开始。我们招募了大约160个家庭,首先对孩子们的气质做了一个全面的评估。然后每年把这些家庭请回来,对孩子的能力、亲子关系、与同伴的互动、孩子的大脑活动进行全面的测试和评估。我们的目的是发现早期儿童(至少从两岁开始)的气质特征会如何影响他们未来的成长。

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我们的研究成果。

首先是自制力。在研究中,我们给孩子设置了糖果、零食等有吸引力的诱惑。接近和抑制孩子的自制力表现如何?

结果显示,走近的孩子相对更主动,自制力更差。研究人员事先告诉孩子们:不要碰这些糖果。结果研究员走后,孩子没有直接吃糖,而是用手擦了擦,然后用舌头舔了舔。很难控制自己,这是接近孩子的常见表现。

其实在自制力的定义中,还有一个维度也是非常重要的,那就是面对困难你是否能坚持克服困难,我们称之为坚持。

为了测试孩子坚持的表现,我们设计了一个“百宝箱”研究项目。我们给了孩子一个透明的盒子,里面装了一个很漂亮的东西,但是盒子是锁着的。然后,我们会给孩子一把钥匙,教他们怎么用钥匙开锁。在他们了解到这一点后,研究人员就会离开。孩子马上开始用钥匙开锁,但是打不开,因为我们给他们的钥匙和锁不匹配。大家猜猜,哪种气质类型的孩子会一直坚持下去而不是轻易放弃?

结果显示,刚抵不住诱惑的接近儿童对这项任务的坚持性更高。为什么?因为他们有更强烈的欲望,所以能坚持打开这个宝箱。

另外,我们还玩了一个游戏,叫“不可能的完美圆”。研究人员会让孩子们画一个圆圈。很简单。画个圈就行了。然后,孩子开始画画。我画了一张。我们说这个不够圆。再画一个。下一个不够圆。再画一个...你会发现,接近的孩子很快就放弃了这个任务,因为他们觉得这个任务很无聊。

自控力其实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对于不同气质特征的孩子,我们需要利用他们自身的特点来培养自制力。比如,对于一个接近的孩子,激发他内心的动力,可能会提高他的自制力。

有的孩子拼搏,有的孩子逃避竞争。

第二是社交能力。

说到接近和抑制气质,大家的第一反应可能是接近是“社交牛”,抑制是“社交恐惧”。是这样吗?某种程度上可以这么说。我们的研究发现,患有抑制症的儿童更有可能出现社交退缩行为。

现在很多人都说自己是“社交恐惧症”。对于一个孩子来说,“社交恐惧”的表现往往是——他想加入一个群体,但又无法融入其中。这与另一种类型——“社会冷漠”不同。社交冷漠的孩子不想加入群体,他会置身于群体之外,但不会有压力。一旦孤僻的孩子不能加入群体,心里就会有压力。

我们做过这样一个研究:我们把两个孩子请到实验室,两个孩子都是5岁左右,彼此不认识。他们站在两边,工作人员让他们开车把积木运到对面,但要走规定的路线。有两条路线:一条是盘山路,走的路多,用的时间长,一条是直路。工作人员会给孩子们解释游戏规则:如果两个人狭路相逢,就不能跳过去,只能自己找路。换句话说,如果双方都走高速公路,肯定会有人让步。我们设置了两种场景:一种是合作,两个人一起完成,可以得到礼物;另一种是竞争,两个人只有一个人赢。

有些孩子会试图和别人打架,但有些孩子(相信很多大人也会这样)更喜欢走弯弯曲曲的路,明知道慢,但就是想逃避竞争。

那么回避竞争的后果是什么呢?我们的研究发现,在只有一个人获胜的竞争条件下,那些低对抗性、本身具有抑制性的儿童(根据我们早期的跟踪研究测量)在年老时会有更多的焦虑和退缩行为。有时候,被克制的孩子看似在逃避竞争,但这种行为可能对自己有害。

为什么孩子会有社交退缩行为。

为什么这群孩子会表现出这样的行为?为什么抑制型孩子表现出退缩吗?这是心理学家一直想进一步探索的。因为,如果只是发现一个现象,而不深究,就找不到应对的办法。所以要探究这些孩子表现背后的原因。

其实在人与人的交往过程中,我们会做出两种判断:一方面判断“我”会是什么样,另一方面判断对方会是什么样。关于如何判断对方的研究也叫特质推理,是指根据行为人的行为来推断对方的人格特质或形成印象的过程。

我们邀请了一些5岁的不同气质的孩子来到实验室,给他们讲了主角小丽的故事。小丽有时候也会做好事,比如分享玩具;但是它也会做坏事,比如偷别人的玩具。我们问了孩子们两个问题:第一,你们觉得小李是好孩子还是坏孩子?第二,你愿意和小李做朋友吗?

结果表明,大多数被抑制的儿童呈现出相对消极的回答。换句话说,无论小李做了三件好事还是一件坏事,或者做了一件好事还是三件坏事,抑制型儿童的推理都更消极。这种相对消极的特质推理会进一步导致他们在社会交往中采取回避的态度。

听起来抑制型的孩子不太好,难道他们没有优势吗?不完全是。我们做了另一项关于信任的研究。我们给孩子们看两张面孔,都是他们不认识的陌生人,让他们从1到5评价是否信任对方。结果发现,抑制型儿童在判断他人是否值得信任时更加谨慎。也就是说,在现实生活中,一旦遇到诈骗、拐卖等场景,被抑制的孩子有自己的优势,不容易上当受骗。

总之,接近的孩子在社交能力和坚持性上有突出的优势,同时也会表现出攻击性和破坏性的行为。而抑制型孩子自制力更强,相对谨慎,容易出现社交退缩和焦虑。

如何教育不同气质特征的孩子

接下来的问题是,知道孩子的气质类型后,家长应该如何应对?

我们再一次邀请我们的母亲和孩子一起来到实验室。我们设置了两个场景。

第一个场景叫自由发挥。我们给了孩子一堆玩具,然后对妈妈说,让孩子随便玩吧,该干嘛干嘛。但是,我妈绝对不会让自己闲着。比如孩子在玩小乌龟玩具,妈妈会对他说:你可以玩熊猫玩具,比较好玩。这种行为被心理学家称为控制行为。因为不是孩子自发的,不是孩子主动问妈妈,妈妈回应;而是孩子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母亲却强行干涉。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把这种行为称为“照顾孩子”。

我们的研究发现,母亲越关心孩子,越想控制孩子,孩子的自控力发展越弱,尤其是抑制型孩子。因为孩子自身的内在动力没有培养出来,完全是由母亲从外部控制的。其实效果并不好,不能培养孩子的独立自制力。

那么有的家长会问:按照这个逻辑,是不是应该让孩子一个人呆着?于是,我们设置了第二个研究场景——包装玩具,这是一个“立规矩”的场景。

这个场景中,我们对妈妈说:孩子已经玩得很好了,现在你让孩子收拾一下,把玩具收起来。我们发现,对于有抑制的孩子,结果和上面一样:妈妈管得越多,效果越差。然而,接近孩子的结果却完全相反,也就是说,在妈妈的控制下,孩子逐渐养成了自己收拾玩具的习惯。根据我们的研究结论,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的“塑造”阶段,对于接近的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家长在某种程度上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父母经常问我:有没有符合“黄金标准”的育儿方式?我的回答是: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育儿方式。只有与孩子的气质、天性或性格特征相匹配的教养方式才是最合适的。

对于接近孩子,一定的约束和纪律是必要的。家长要努力强化兴趣导向;帮助他们设定具体的阶段性目标;善于欣赏他们,增强他们的成就感;同时要善于示弱,培养他们的责任感。

对于被约束的孩子,要更多的激发他们的自我意识和内在动力。家长可以通过让孩子自主选择来增加孩子的控制感;家长要记住不要急于“带节奏”,不是鼓励孩子,而是要积极调动自己的内在动力。此外,来自老师和同龄人的肯定和鼓励也很重要。

最后我想说,无论是接近气质还是抑制气质,这些都是天生的行为倾向。天性和气质没有好坏之分。如果家长能在幼儿时期了解孩子的特点,那么家长就可以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因材施教。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我们花了很多时间去了解外面的世界,当我们回头看的时候,发现我们对自己的世界知之甚少。更了解孩子的天性,才能因材施教。了解童年就是了解自然。当你清楚地意识到这一点,我相信你对孩子的很多行为都会释然。

据解放日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