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从生活到艺术(主题)

——亚太地区工艺大师卢光华《跨界融合之路》(副标题)

浙江日报记者金春华钱重点见习记者张景聪共享联盟东阳吴绪华

75岁的陆光华最近更新了他的Tik Tok账户,以记录2023年的重要时刻。

视频还是自己剪辑的,照片集,配抒情摇滚背景音乐。第一个和最后两个是一样的,那就是11月8日颁发给他的“亚太工艺大师”奖杯。这是亚太地区工匠的最高国际荣誉,国内获奖者不到百人,竹艺界他是第一。

短短20秒的视频,是浙江东阳竹编大师一年半个多世纪的缩影。

开创了中国工艺美术新品类竹编字画,作品获奖无数,受到市场青睐,被国家博物馆收藏。在他身上,年轻人的野心与好奇,老年人的和谐与开放在跳动,激励着他从生活所迫的小工匠成长为世界级的工匠,追求工匠精神,一丝不苟追求极致,探索艺术的无限可能。

“竹编也需要文化”

卢光华的工作室就像一个书画博物馆。

走廊和展厅里,一眼望去,有王羲之的《兰亭序》、赵孟頫的《洛神赋》、郑板桥的竹石中殿、启功的对联...都是杰作。仔细一看,这些作品都是用竹签编织而成,栩栩如生。

“我的技术来自这些老物件。”老人拿出两种物品,一个竹篮,一个竹编杯盖,都是从他的竹编工艺厂的产品中精心保存下来的。两款产品细腻均匀,编织紧密,造型优雅,一看就知道是精品。当时东阳很多知名的乡村圣贤、企业家都爱不释手。

这些产品见证了卢光华性格中“不屈不挠”的一面。

他的家乡北后周村是东阳有名的竹编村,爷爷和父亲都是手工艺人。23岁时,被私塾老师送回老家务农。为了谋生,他白天晚上学习竹编,掌握了挑、压、打等一系列技术。“鲁绵江”迅速成为当地市场的抢手货标志。

30岁那年,看到外商低价收购国内的竹制工艺品,再以几十倍的高价卖出,卢光华“又心痛又气愤”,开始制作“升级版”的竹制工艺品。经过八年机械枯燥的切劈,他能将碗口粗的竹子切成近万根细丝。1987年,他带着全部家当,第一次进军广交会,凭借20个精心编制的样品和“手势外语”,赢得了10万美元的国际大单。

但卢光华并不满足于此。

“我偶然发现一个书法家写的一幅作品,价值比我们辛辛苦苦织的竹篮贵了不止很多倍。我以为竹编也要有文化,成为文化产品。”老人说,他年轻时是个文学爱好者,琴棋书画、弹琴唱歌都会“来一点”。这让他拥有了比别人更广阔的艺术视野。

在“竹王国”中国,筷子、篮子、席子等竹制品生活“俗”;几千年来,竹子被用于诗歌和绘画,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然而,即便是在有着千年竹编历史的“百工之乡”东阳,两者也有着极大的融合与创造,只是当时从未见过。

一方面是蒸蒸日上的生意,一方面是门尚未触及的创新。就连一直支持他的妻子也表示反对。

“我跟她说,竹编生意再好,我也得受气。不想受气就得有自己的东西。”卢光华语气坚定。

1988年,他下定决心“转行”,做竹编字画,还准备从《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入手。

竹子书画,乍一看像是编织。卢光华向记者展示:在一张设计图的底部,从图纸的一角固定一层染成黑色的细条作为纬线,再用白条作为经线,按照图纸中的黑白块镶嵌在黑条中...这个过程看似简单,实则极其复杂。“就像电视屏幕的像素一样,点越小,画面越精致。书法作品讲究气韵,但也要求切工足够精细,技法足够活。”

他经历了30个月近1000天的失败。他经常一个字一个字地编辑编辑,累到不认识字,废物堆积如山。

1991年,东阳举办首届工艺美术节。竹简系列《兰亭序》问世,轰动一时。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陆称赞它为“竹中瑰宝”。

于是,中国工艺美术界多了竹编书画,薄如丝,轻如丝,薄如丝,透如纱,美如锦。

"大师是用荆棘编织的王冠."

现在,陆光华每年仍会创作出一两件精品。

在他工作室的角落里,有一个用大木凳做成的工作台,上面放着几块已经加工到1厘米宽的棋子,还有一把绑着一排绣花针的刀在木屑上。“这把刀是我做的,很好用。”说话间,他左手拿着一块,右手拿着一把刀,快速而均匀地剪出一根“发丝”。

正是有了这样一把剃须刀,2007年,他用10多万根细到0.03厘米的竹丝,打造出了一个精细的竹编“百马”,即一根1厘米宽的竹条可以分成32根竹丝。此前,陆光华1991年创作的竹编《兰亭序》用的是0.2厘米的丝绸;十年过去了,蚕丝已经细到0.08厘米;但他不满足,五年翻了一倍。

“棍子越细,画面的表现力越强。”卢光华带着记者欣赏了这幅获得2018年世界竹藤大会金奖的作品。《百马图》取材于清代郎世宁传世名画《百马图》,宽0.65米,长3.4米。图上马的鬃毛自然,树枝柔软,远处的云飘逸,很有新意。

越来越细的竹简,让卢光华找到了自己的“画笔”——系统的编纂。“岩石的表现更厚重,可以模仿国外‘斧劈’的画法;人的脸一般不需要黑,否则有麻子,可以跳编,一定要交错使用,如断丝、拼接丝,体现情绪变化。”他兴致勃勃地和记者介绍着往事,腰板挺得笔直,走路带风,看不出时间的痕迹。

陆光华让记者站在竹帘竖起前仔细看。他把画面翻过来,在不同的光线折射下,老虎条纹居然呈现出不同的深浅,有一种光栅绘画的奇特视觉。但是,如果我们仔细分辨,使用的竹签是未染色的淡黄色。这是卢光华的又一得意之作——天然竹编。

陆光华从事天然竹编时已经58岁了。曾获首届中国竹编工艺创作大赛竹编金奖等多项大奖。“但是我觉得我还有很多要学的。”这一年,他在杭州丝绸城看到一幅杜金生的织锦。“我站在展台前,看了很久。没想到只用白线就织出了这么美的画面。太令人震惊了。”

一年后,他拿出天然竹编《兰亭集序》。这件作品让他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从事平面竹编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专家评价:这件史无前例的艺术品填补了我国平面竹编的空白。

"大师是用荆棘编织的王冠."卢光华的话自信又有上进心。

2020年,72岁的卢光华拿出了自刊的《兰亭集序》。自书,即以自己临摹的作品为背景,而不是以前的名家所写的版本。这个书法爱好者用一个专业书法家的标准推自己,练了十年。

“从编织、材料、内容到装裱、装裱,大师一生都在追求极致,突破自我。”弟子王飞龙是一位木雕师。学徒之初,卢光华觉得作品的轮廓需要完善,希望融入东阳木雕的优势。两人合作的大型精细天然竹编《兰亭序》设计稿改了15次。最后,王飞龙用精细流畅的刀工雕刻出竹席图案,与内容融为一体。该作品获2021年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奖。

“创作和做人一样,要有大局观。”

评论亚太地区的手工艺大师,卢光华终于想“躺平”,但没几天就坐立不安了。他想成立一个“大师会”艺术交流中心,汇聚亚太地区工艺美术大师的杰作,搭建一个具有展示、学习、交流等功能的平台。”即使获得最高荣誉,个人力量毕竟有限。竹编从手工艺品到艺术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和参与。"

他打算捐赠他的作品。坦白说,他曾经对生活中的“要不要活下去”很迷茫,担心自己的儿孙不接班,自己一生的努力去哪里了?“现在我想通了,孩子自立自强是福;我提出捐献作品,家人认可并支持。更是万幸。”

要知道,他所有的作品都已经很值钱了:1991年创作的竹编《兰亭集序》一共有五篇,其中一篇在1994年的广交会上卖了4万元;后来创作了精品竹编《清明上河图》,市价约150万元,《百马图》约128万元;今年我把自己出版的《兰亭集序》捐赠给了母校东阳中学,价值80万...

然而,在王飞龙眼里,主人的选择并不出人意料。“他经常跟我说,创作和做人一样,要有大局观。”

手工业有句老话叫“隔行如隔山”。但王飞龙始终记得,刚入师门时,卢光华直言不讳地告诉他,收徒的目的是互相学习,希望弟子超越自己。他的五个兄弟姐妹中,三个从事竹雕,一个从事青雕,只有一个从事竹编。大师的教学也很独特,主要是通过参观展览,学习书画作品的设计和排版。指导更像是一个美学沙龙。

陆光华的徒弟中有5名是高级工艺美术师,2名是亚太地区著名工艺师,3名是省级工艺美术大师。

真诚让卢光华广交朋友。很多人形容他像一根竹子,内有开放的心态,外有正直和纪律。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刘家峰,生长在四川省渠县的一个竹编工人家庭,两人相识近半个世纪。他钦佩卢光华的市场头脑和活跃的思维。陆光华佩服“刘哥”永远童心未泯。这两位老朋友仍然经常互相学习。

在四川省青神县竹编工人卢淑芬眼里,卢光华和父亲一样,“要求高,细心,感情丰富。”20年前,卢光华去青神寻找竹子,找到了当地几家委托生产产品的工厂。卢淑芬只是工厂里的一个工人,却多次被邀请到陆家学习,吃住都在陆家。两人合作至今。

“用自己的热量帮助别人,用别人的智慧充实自己。你不能让时间屈服,但你可以让自己进步。”陆光华把自己70多年对生活的感悟浓缩成四句话,写下来挂在画室里。这是其中之一。

面对需要帮助的年轻一代,他更是如此。

90后金华工艺美术大师陈德宏,擅长篆刻,在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就读期间,曾参加东阳一书画展。没想到,在不久后的毕业典礼上,卢光华在讲话中特别指出了这个“默默无闻的学妹”。“鲁大师的热情感染着我们。”陈德宏说,几年前,学校木雕专业的学生对未来很迷茫。卢光华应邀来讲课,声音洪亮。“你比我当年学美术的还小,条件又这么好。你绝对可以成为比我更厉害的高手。”

广厦的很多同学后来都留在了东阳从事木雕和竹编。

喜欢和年轻人一起吃喝,爱开车,爱拍Tik Tok...这么多年过去了,陆光华还是很时尚的,就像他心爱的《兰亭序》里说的,“我很快就能自给自足了,只是不知道自己多大了。”

来源:浙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