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乡哥推荐:100年前,五四运动爆发。 在很多人眼里只是留存的记忆,但作为展现民族精神的历史运动,毫无疑问是激励中国100年后继续奋勇前进的思想财富。 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最好的方式是回顾历史,从而激发我们争取更大成就的斗志。 今天思乡哥推荐阅读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齐卫平的一篇文章,重温100年前的激情岁月,更好地理解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我们一起看!来源|学术前沿杂志作者、人民论坛网(rmltwz) |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齐卫平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对五四运动历史意义的研究,深刻揭示五四运动对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深远影响”。“中央政治局安排这次集体学习,目的是重温100年前激情燃烧的岁月,加深对五四运动历史意义和价值的认识”。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深化对“五四”历史意义的认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助于我们激活历史记忆,挖掘历史资源,从而为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增添不竭动力。 反映了近代中国人民的伟大觉醒。1840年鸦片战争的失败,让中国人民尝到了国耻的苦涩。 自从《南京条约》由清政府签署以来,中国人民被各种不平等条约所淹没,这些条约羞辱了他们的权力和国家。山河破碎,经济萧条,民不聊生,国弱民穷,中国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黑暗。 中国人民在屈辱中战斗,在苦难中挣扎,在危机中承担责任。五四运动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显示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和顽强的意志。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中国在国外被称为“睡狮”。对于中国人民来说,如何从睡眠中醒来是一个沉重的话题。 近代中国的人民并不是突然觉醒的,而是有一个由弱到强,由浅入深的过程。 诚然,在反侵略斗争中无论哪种形式的觉醒都表现了中国人民爱国主义的英雄气概,但表现形式不同,觉醒的表现程度和意义也不同 总的来说,五四运动以前,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基本上处于消极抵抗、仓促反应、自发行动和目标模糊的状态,主要局限于某些社会团体和少数仁人志士的范围内,没有形成斗争的合力,缺乏整体的觉悟。 一些先进的中国人对此深有感触。 孙中山先生曾形容中国是一盘散沙,没有睡醒形成团结的力量。 五四运动的一个重要历史意义在于它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全面觉醒,这种觉醒不仅表现在全国范围内,而且表现在觉醒的形式上。 五四运动中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不是消极抵抗,而是积极抵抗,是争取国家地位和民族尊严的斗争,体现了现代国家和民族意识的真正觉醒。 五四运动反映了近代中国人民的伟大觉醒,表现为反帝反封建斗争组织的完善。 五四运动是中国人民弘扬爱国民族精神的集体行动,不仅青年知识分子发挥先锋作用,工人、商人、教师、城市居民和农民也以极大的热情参与其中。 五四爱国斗争发生在北京,并蔓延到全国各地,形成了大规模的斗争。 这种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没有有秩序的组织和领导,是难以进行的 北京学生五四示威的消息传到上海后,复旦学生举行集会,决定组织上海学生联合会。5月19日,学联召开紧急会议,决定派各校代表到外地联系全国学术界。罢工后,他们组织演讲、散发传单、调查日货、组织志愿者团体等活动。 全国各地的报纸都加入了斗争,发挥了媒体舆论宣传的作用,连续报道了五四运动的进步消息。 学术界、商界、新闻出版界等团体通电全国,要求释放学生,拒绝签署和约;组织游行;抵制日货 虽然五四运动不是由任何领导组织或政权主体组织的,但这些都体现了五四运动的特点,如社会动员组织、抗议行动组织、方法步骤组织等。 五四运动反映了近代中国人民的伟大觉醒和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彻底性。 毛泽东指出:“五四运动的突出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对于辛亥革命有一个前所未有的姿态,就是对于帝国主义完全不妥协,对于封建主义完全不妥协。” “五四运动使中国人民清醒地认识到帝国主义的本质,打破了外国侵略者的幻想,同时也使中国人民进一步把封建统治阶级看作帝国主义的附庸,开始认识到他们的统治必须被推翻。 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认识的深化是五四运动超越历史的标志。只有在这个基础上,中国共产党才能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五四运动开启了中国革命形式的历史性转变,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和历史意义的另一个维度。 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建立了中华民国。 这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创造的伟大成就。 但是,中国并没有因此而获得新生,中华民族仍然没有摆脱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枷锁。 孙中山先生意识到革命尚未完成,要求同志们努力工作。一些激进民主主义者在对曾被视为法宝的西方近代民主思想的实践反思中产生了怀疑和动摇。 辛亥革命的夭折,实际上宣告了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短命。其内在逻辑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决定了西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道路在中国走不通,中国资产阶级无力承担领导民主革命走向胜利的使命。 撞墙破头,必须另辟蹊径,中国革命形态的转变成为必然要求 “毫无疑问,没有出路,还有另外一个村子。”五四运动迎来了契机,知识分子的思想变化证实了这一契机的到来。 五四运动前,处于激进状态的知识分子对“名为共和,实为专制”的中华民国强烈不满,但仍被模仿英美的目标所束缚。 五四运动后,先进知识分子把目光投向俄国,把十月革命道路作为新的选择。 李大钊发表多篇评论俄国十月革命的文章,称赞十月革命是“新文明的创造和新生命的诞生”,“为人类开辟了新时代”,“代表了19世纪人类普遍的心理变化”,揭示了中国向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 毛泽东和新民学会成员讨论改造中国的出路时说:“至于方法,我非常赞成用俄国的方式来促进民主。 因为俄国体系中的所有道路都不可能走过一条新发明的道路,只有这种方法比其他变换方法包含了更多的可能性质。" 这些史料清楚地反映了中国革命面临形式转变的思潮,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很难按照旧的风格继续下去。 五四运动因为显示了革命形式转变的迹象,而成为新旧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分水岭。 这场运动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改变世界革命格局的新形势下,发生在中国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的新形势下,改变了中国革命的属性内涵、斗争特点和发展趋势。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一文中指出:“五四运动以后,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虽然继续参加革命,但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政治指导者已经不属于中国资产阶级,而是属于中国无产阶级。”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对帝国主义的彻底打击,所以不为帝国主义所允许,而为帝国主义所反对。 但是,它是社会主义所允许的,而是由社会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际无产阶级所辅助的。他强调,“这是一个伟大的变化,这是世界和中国历史以来无与伦比的。”" 中国近代革命的这种变化始于五四运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转变显示了五四运动独特的历史意义。 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仍然是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但是革命的性质和形式的变化,使它能够创造出与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大不相同的历史景象。 五四运动翻开了历史新的一页,深刻的社会变革把中国人民前进道路上的天然屏障变成了通途。资产阶级新民主主义革命在代表无产阶级利益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获得了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彻底胜利。 从“五四”运动开始,新民主主义革命开辟了一条夺取全国胜利、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通道。 五四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提供了思想契机,不仅在中国近代政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重要篇章。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思想的第一次转折是摆脱封建传统文化的束缚,接受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第二个转向是用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思想代替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随着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五四运动成为中国近代社会思潮第二次转折的历史标志。 马克思主义早期传入中国有几个特点。 一、引言凌乱零碎,多为文字,甚至断章取义。 二是流通范围窄,仅限于知识界少数人。 三、好奇心明显,兴趣集中在马克思恩格斯对经济学、哲学、历史学的一些具体观点上。 这种介绍与中国社会变革的需要无关,所以不能引起人们的注意。 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外部原因是受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内部原因是中国社会自身的理论需要。 民国初年的混乱实践,实际上宣告了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破产。 救国救民需要新的思想武器,中国的转型产生了新的社会需求 五四运动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发生的,构成了近代中国思想演变的一个环节。 从19世纪末的传入到五四运动后的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变化,因为这一新思想进入了中国社会的视野。 如果说五四前中国人介绍马克思主义只是把它作为一种新的学术观点,那么五四后中国知识分子开始把它作为一种新的救国方案,从而把寻求先进理论指导的社会需要与救国救民道路的重新选择联系起来。 当先进的中国人从救亡图存的角度发现马克思主义的价值时,中国近代思想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创造了新的历史镜像。 首先,系统宣传马克思主义。 1919年9月,《新青年》第6卷第5期出版,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专刊,刊登了7篇马克思文章,集中宣传,放大了传播的社会效应。 其次,马克思主义成为大众社会的新思潮。 “五四运动时,大家都在争论社会主义”,“五四运动后,社会主义的理论在普通青年学生中很流行”,“唤醒了空虚的民主之梦”之后,“学生运动突然转变,倾向于社会主义”。 第三,各种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出版物层出不穷。 据一些研究者统计,五四时期宣传新思想的刊物有1000多种,庞大的媒体阵营客观上为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 最终形成了一批信仰马克思主义的骨干成员。 在李大钊、陈独秀等人的影响下,许多人走上了信仰马克思主义的道路。他们不仅在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中发挥了骨干作用,而且成为为共产主义事业献身的战士。 从思想史的角度看,近代中国社会思潮的第一次转向并没有给中国带来成功的希望,但第二次转向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命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不仅深刻地改变了世界,也深刻地改变了中国。 “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的命运早已同中国共产党的命运、中国人民的命运和中华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五四运动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思想契机,使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与马克思主义紧密联系在一起。正是因为他们找到了马克思主义这一先进的思想武器,中国人民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事业中掌握了主动,掌握了命运,赢得了胜利,走向了光明的未来。 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创造社会条件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做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 “1921年,五四运动后,在中华民族空前内忧外患、社会危机的背景下,在马列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过程中,诞生了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五四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中国有许多政党,各种政党以不同的面貌活跃在政治舞台上。 民国初年,一些人热衷于政党政治的实践,数百个大小政党的混乱景观给人们留下了非常不好的印象。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时,只有50多名党员。与以前的政党相比,他们不仅是后来者,而且是弱者和秘密的。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弱小、不成熟、不起眼的政党,却不断发展成熟,成为肩负革命重任、赢得人民拥护、引领中国发展的大党。 近代中国政党兴衰的逻辑演绎了中国共产党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关键。五四运动创造的机遇催生了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一些新的历史因素赋予了中国共产党独特的品质。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在各种政党和政治势力的博弈中脱颖而出?因为它从诞生之日起就具有先进性。 这种品质建立在两个基础上:一个是阶级基础,一个是思想基础。 以中国工人阶级为代表的新的社会力量和以马克思主义为代表的新思想、新理论,使中国共产党具有了与之前其他政党根本不同的性质。 五四运动不是工人运动,但中国的工人阶级在五四运动中成熟为一个自觉的阶级。五四运动以中国人民的伟大觉醒形成了思想解放的浪潮,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先进思想的广泛传播。 这两个层面的发展使五四运动创造了“三结合”的历史机遇:一是新的社会力量与先进思想的结合;第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第三,知识分子和工农相结合。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就是这“三个结合”的产物 新的社会力量与先进思想的结合,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党建的特色,代表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先锋队组织的党建性质。 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建党方向,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源于“三个结合”的政党先进性气质决定了中国共产党神圣使命的历史品格 五四运动所包含的一些历史因素创造了中国共产党诞生的社会政治生态。 首先,五四运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要求诞生一个能够领导人民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政党。 新陈代谢的历史规律决定了新的政党会取代旧的政党,时代会催生先进的政党。中国人民在五四运动中激起的爱国热情构成了中国共产党建立的重要政治生态。 其次,中国工人阶级的发展和成熟,工人运动的蓬勃兴起,为相应政党的建立提供了孕育环境。 代表无产阶级利益的中国共产党,以工人为阶级基础。工人阶级在“五四”运动中的表现和行动,表现为创造历史的主体力量,创造了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社会政治生态。 最后,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的形成,改变了以往政党的社会政治生态。 五四运动促使许多先进的知识分子从激进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新的世界观帮助先进的中国人实现了建立政党的动态转变。 由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创立的中国共产党,彻底摆脱了争权夺利的官僚轨道,确立了为民族解放、国家统一、人民幸福而建党的方向 以1921年中国共产党正式宣告成立为历史起点,以1919年的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酝酿过程的历史开端。 习近平总书记在总结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时,强调了五四运动的意义。 他指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推进,是五四以来中国发生的三件大事。 这种历史叙事的表述启示我们,应该把五四运动纳入中国共产党发展的历史视野。 “三大历史性事件”始于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所创造的社会条件,注定了中国共产党要领导中国人民去做让世界刮目相看的事情。 以上出处略删|学术前沿杂志4月刊原标题|认识五四运动历史意义的四个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