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几天里,许多职场人结束了假期,赶往工作岗位,但我不知道有些职场人在假期中并没有完全停下来。无休止的群聊、清晰刺眼的“@”、海量的工作信息一直在悄悄侵蚀着每个职场人的假期生活,与之相关的话题#工作群的24小时待机是碎片化消费# #超八成职场人下班后有隐形加班烦恼#甚至登上热搜,引发热议。
上述情况实际上是“隐形加班”的一种不同方式。由于这种灵活的工作模式和隐蔽的工作内容,许多职场人陷入了“隐形加班”的陷阱,难以摆脱困境。由于职场人的本能和工作职责,职场人经常下意识地回复和处理复杂的新闻回复和工作处理。这确实保证了公司的顺利运营,但专业人士“隐形工作”的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这往往使专业人士默默咽下黄连,有苦说不出。
诚然,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微信、钉钉、腾讯会议等app的衍生品和功能一直在适应职场人的各种需求。这也给公司的管理和职场中人们工作的处理带来了很多便利。例如,在工作群中及时沟通和协调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但笔者认为,提高工作效率的首要前提应该是在员工的工作时间内运行,否则很容易产生“自食其果”的恶果。
有机构发布的《职场人加班现状调查报告》显示,近六成受访者表示处于“弹性加班”机制中,84.7%的职场人下班后仍关注工作相关信息,“隐形加班”成为问题。试想一下,当工作和生活之间的界限模糊时,不仅会影响人们在职场中的心情和生活,而且无助于提高工作效率,甚至会使职场人陷入内耗,产生“惯性疲劳”,抑制人们的工作热情。从长远来看,公司的管理运营也很容易陷入无限循环,这对于公司的发展来说无异于慢性亏损。
职场“隐形工作”的权益亟待法律保护。在这方面,不如借鉴“他山之石”。澳大利亚此前颁布了一项法律,允许工人在工作时间以外无视老板的不合理电话和信息而不会受到惩罚,雇主如果违反该法律可能会被罚款。“断开连接权”是澳大利亚政府根据议会法案提出的一系列劳资关系法律改革措施的一部分,该法案将保护工人的权利,帮助恢复工作和生活之间的平衡,并赋予员工关闭设备的权利。笔者认为,我国司法在保护劳动者权益时可以遵循这一方向,从而更好地保护劳动者权益并落实相关措施。
然而,相关法律的颁布有时并不一定会带来行为上的改变。要知道,目前的各种工作由于工作本身的性质以及长期适应这种频繁的工作交流模式后,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因此,木已成舟。一方面,我们应该从保护职场人的权益入手:面对数字经济,我们需要规范新加班费的确定规则,至少在经济方面及时给予劳动者相应的补偿;另一方面要从企业管理方式的及时转变入手:企业要搭建信息收集平台,将原本无序的信息以更清晰有序的方式呈现给员工,让员工高效处理工作信息,减少低效沟通带来的负担,将生活还给员工。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