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民间传说,紫禁城位于龙脉节点,这里生活着世界上唯一真正的龙。他是天子,是万民的君主。真正的龙吃、穿、住、行都离不开龙。皇帝的需求和偏爱为龙纹艺术注入了兴奋剂,使龙纹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被龙包围的天子生活!紫禁城里藏了多少条龙?  第1张墨绿色花纱云肩袖及膝蟒袍,明代,现藏于孔子博物馆。胸部、背部和肩部用金妆花编织成柿子形的过肩蟒蛇,内部装饰有海水悬崖,看起来像龙。

独家垄断,龙遍天下

皇帝的衣服有很多种,图案和装饰也很多。今天,我们统称它为“龙袍”,一方面是因为国王是“龙”;一方面,由于龙纹基本上为皇室所用,这指向了皇帝服装对龙纹的垄断。

皇帝全身都是龙,比水浒传中的九纹龙还多,龙的外形也丰富了。从形态上讲,有一种群龙,即头尾相交形成群花图案,通俗地称为群;盘龙,即龙的身体盘绕在某种物体上;走龙,即龙表现出行走的样子;祥龙是一条飞龙。就龙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而言:有云龙,即龙在云端或云上;有海龙、花龙和火龙。从龙的数量来看,有对龙,即两条龙相对,或相交或戏珠;九龙、十龙、十二龙等。

明清两代皇帝的龙袍特征明显,明代工匠模仿正面画像的表现手法,创造了正面龙纹。这种龙形图案,眼睛看着观看者,带着头发和胡须在空中飞行,张开嘴呈咆哮状,极具庄重和威慑力。清代正面有龙纹的下巴比上颚长,更像“地遮天”,更显端庄老气。应该指出的是,长袍的编织是免费的,《天工吴凯》记载“原始工具没有什么不同,但劳动关怀和资本是几十倍,以忠于友谊的尊重”,这意味着技术和民用之间没有太大的区别,但工资自然提高了几十倍。

明朝初年,皇帝穿着印有日月星辰十二章的朝服。起初,对特勤局的要求并不多。我们看了《明宣宗之寻欢作乐》。朱瞻基的特勤局有些有龙,有些没有。到了嘉靖时期,制服上也有了详细的规定:前板为圆形,后板为方形和龙形,下摆装饰有81条龙的图案,衣领和袖子上总共绣有龙的五条和九条条纹,内衬为深衣服,腰部周围有朱礼和九条玉龙的素色。注意九五的数字,腰带上应该有龙,估计鞋子上也会刻龙。今天,我看到了明熹宗的坐像。明熹宗戴着带翅膀的好冠,前后各一条龙,左右各一条龙,下部左、中、右各两条龙,都是龙。从明兴王坐像、明光宗坐像和万历定陵龙袍中可以看到被龙包围的君王。

此外,明朝还有很多龙。明代青阳夏波儒夫妇的随葬品中,有缎绣云龙林女上衣。衣服长64厘米,两条龙在前面相对飞行,尾巴到达肩膀,背面是一条龙,袖子上各有一条龙。整件衣服有五条龙,而且是标准的五爪龙。

清朝皇帝的朝服根据季节分为冬衣和夏衣,根据用途分为礼服、吉服、制服、行服和雨服。其中,礼服是在正式场合穿的,并且有许多龙的图案。如故宫博物院藏夏朝清朝皇帝的衣服为明黄色,两肩绣前龙1条,腰帘绣前龙5条,袖端绣前龙1条,绣前龙和后龙各9条,绣前龙2条,绣前龙4条,下摆饰八宝水,共列十二章。乾隆皇帝皇家服装雕像中的龙袍与西藏的真品相同。故宫博物院收藏了乾隆年间皇后的长袍,包括前后各三件,两肩各一件,内翻领各一件。此外,还有2条绣龙,1条绣龙在袖端,2条绣龙在袖接头,总共有十多条龙。当大臣在重要场合看到皇帝和皇后一起出席时,这意味着几十条龙站在对面。在闲暇之余,一些皇帝不需要穿龙的服饰,比如雍正的音乐地图中显示的那些,或扮演文人,或扮演村庄民俗,道教法师,西藏喇嘛,蒙古汗王等。,甚至出现欧洲贵族风格。

被龙包围的天子生活!紫禁城里藏了多少条龙?  第2张玉蓝色云龙绣缎袍,清雍正,长146厘米,袖长193厘米,袖口宽16厘米,下摆宽172厘米,现藏于故宫博物院。这件长袍是皇帝的服装,在石蓝色的缎面上编织了柿子形的彩云、金龙图案和海水悬崖等图案。被龙包围的天子生活!紫禁城里藏了多少条龙?  第3张金纱平金彩绣金龙袍,清咸丰年间制,衣长148厘米,两袖长172厘米,袖口宽20厘米,现藏于故宫博物院。这是清代贵妃的服饰。长袍面料是由金色的黑龙图案纱线制成的,平金分别绣有四条龙和四条龙,并装饰有七彩云和寿山福海图案。肩边、披肩领和马蹄袖饰有石青纯色纱线和平金刺绣龙纹。

但是全身都被龙包裹着,就像西游记中羊炼出的寒龙一样,让周围的温度保持在较低的水平,无法感受到生活的温暖。

走进定陵就像一座宫殿。不缺宝玉,不缺黄金,不缺丝绸。龙袍只有62件,凤冠上有数千颗珍珠。但是葬在这里的人并不快乐。熟悉历史的人应该知道,定陵中有万历皇帝、小椴皇后和孝敬皇后的棺椁,但没有万历皇帝所爱的郑贵妃。孝敬皇后是阿明皇帝朱常洛的母亲,而郑贵妃是斧王(被李自成设宴款待的那位)和朱的母亲。

这涉及到一个复杂的政治和爱情故事。孝敬皇后姓王,是慈宁宫李太后的一个小丫环。有一天,年轻的万历皇帝一时冲动为她带来了幸运。这一切都是偶然发生的。更意外的是,宫女怀孕了。更意外的是,她生下了一个男婴。最意外的是,他竟然是皇帝的长子。按照明朝的继承传统,没有嫡长子,长子有优先继承皇位的权利。母亲的儿子很贵,国王的宫女变成了王恭妃。万历皇帝对王恭妃没有感情,对朱常洛也漠不关心。直到24年后长孙出生,王恭妃才晋升为贵妃。她一生中见过儿子几次,属于宫廷边缘人物。孙子5岁时,失明的王结束了她的生命。死后没有资格进入定陵,只能葬在天寿山。

郑贵妃15岁进入皇宫,很快受到万历皇帝的青睐。18岁时,她成为公主(同批九位妻子中的第一位公主)。在那一年,他生下了皇帝的第二个女儿(中书皇贵妃),接着是皇帝的第二个儿子(早逝)和皇帝的第三个儿子(斧王)。郑贵妃颜值高,才华横溢,曾为学者吕坤的《闺秀图》作序。万里非常喜欢郑贵妃和斧王。万历皇帝生前爱着郑贵妃。她在斧王出生后,万历皇帝册封她为郑贵妃贵妃。

作为同一个王子,这是如此罕见的遭遇,我的副手们所担心的不是毫无根据的:皇帝可能不会长大。这将动摇统治秩序,动摇帝国根基。这场持续了15年的为国奋斗拉开了序幕,比“大典”激烈得多,一代人的精华都在这里度过。万历皇帝最终选择了妥协,立皇长子为太子,三子为斧王。临终前,万历皇帝给太子留下了最后一句话:“郑,你母亲的贵妃,多年来一直为我服务,并努力成为皇后。”黄仁宇是这样描述的:“可以看出,生死与共是他们的夙愿。这么美好的古老愿望能成为现实吗?”

被龙包围的天子生活!紫禁城里藏了多少条龙?  第4张1956年在明定陵出土的明朝万历年间的服装——蓐收衣裤,现藏于首都博物馆。衣服的前后上下各有三个团,两肩各有一个团,左右各有两个团,共12个团。肩部和袖子的背面装饰有太阳、月亮和星星等十二章图案,这是皇帝祭祀天地、宗庙、国家和册封时穿着的服装。

显然,这个儿子没有遵循万历皇帝的意思,而是追封一生从未正视过他的王黄贵为皇后,并搬到了定陵。十年后,郑贵妃被安葬在银泉山。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中写道:

“那一具躺在石床中央,虽然脸腐烂了,头发却仍然保存完好的骷髅。如果它还有意识,它一定不会被关闭,因为他爱的女人,唯一把他当作‘人’的女人,一直没能睡在他身边。”

皇宫里的夜晚非常漫长而寒冷,皇家的财富飞溅也无法掩盖这里的寒冷。一场意外带来每个人的不幸。万历皇帝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皇后和王子,也不能与心爱的人合葬。王贵妃和黄的长子在被忽视的时间里度过了他们的一生。虽然他们在明朝人眼中是如此富有。

御龙是工具和玩物。

龙无处不在,龙无处不在。在皇家世界中,各种各样的物品都与龙密不可分,例如皇帝和皇后的皇冠,皇帝的椅子,玉玺和装有玉玺的盒子,瓷器,漆器,武器甚至烛台痰盂。

皇冠。明朝皇帝最常戴的是带翅膀的好冠。目前保存最好的是定陵出土的三顶带翼好冠:一顶带金翅,两顶带黑纱翅。这两种形状相同,但区别在于材料。树冠呈半球形,形成前室。冠的后部称为后山,后山的外部向上折叠,前面嵌有玩二龙的图案。金翅冠全部由黄金制成,冠体由0.2毫米细丝编织而成。装饰后的双龙首相对而立,气势磅礴。水龙头的雕刻精美,发丝线条清晰均匀,飘逸自如;龙身上有4000多块鳞片,需要堆叠焊接而成。整个金翅冠重826克。乌沙翼冠上有一条花丝金龙,龙身镶嵌各种宝石和珍珠,色彩斑斓。特别是猫眼石被用作龙眼,这增加了一个动态,真正的点睛之笔和一笔天才。金饰重307克。

被龙包围的天子生活!紫禁城里藏了多少条龙?  第5张左图:金翅为好冠,高24厘米,山背高22厘米;右:乌沙驿山关,高23.5厘米,直径19厘米。两者外形相似,金龙造型精致奢华。两者均于1956年在定陵出土,现藏于定陵博物馆。

鸡尾酒。宋代,凤冠被正式定为仪仗冠,现存最完整的是明代定陵出土的四顶凤冠,即三龙二凤冠、六龙三凤冠、九龙九凤冠和十二龙九凤冠。其中,三龙二冠属于孝敬皇后(上文提到的王贵妃)。凤冠上珍珠和宝石的重量不同,最多128颗宝石,最少95颗宝石。珍珠最多5449颗,最少3426颗;最大重量为2905g,最小重量为2165g。女王戴着4公斤重的帽子出席重大活动,真的很端庄。毕竟她不敢动,摔倒了会很不礼貌,有损母仪天下的形象。凤冠上的龙有不同的外观,如十二龙和九冠凤冠,正面顶部有一条龙,中间有七条龙;背面上有龙,下有龙,富丽堂皇,高贵典雅。

被龙包围的天子生活!紫禁城里藏了多少条龙?  第6张左图:三龙二冠孝敬皇后1956年出土于明定陵,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皇冠顶部有3条用金丝等间距编织的金龙,其中左右各有两条珠宝流苏;下部装饰有由珍珠和宝石制成的“博神庙”。右:孝皇后六龙三凤冠细节。

皇帝的椅子:龙椅。故宫龙椅经常出现在太和殿和影视剧中。现在陈列在太和殿的宝座是明朝的遗物。太和殿原名奉天殿,后改为皇殿。殿前的对联是:“龙德在天,四海为勇傅广云;凤城归北斗,与万邦并解松平章”。在寺庙天花板的中央,有一个向下弯曲的龙头形球体,这意味着皇帝是上天下令的。大厅后面有一个须弥形的木制基座。椅背上缠绕着九条金龙,一条金龙直立在椅背中间。基座呈须弥形,上面雕刻着两条龙。其整体造型庄重、宏伟、华丽。宝座后的高大屏风上,龙被浮雕,其上的龙或升或降或走或卧,呈现出与千龙共舞的壮观景象。据统计,太和殿内外有龙纹、龙雕等各种形态的龙约1.4万条。当朝臣们进入太和殿时,万龙进香所带来的磅礴神秘的气氛和天庭的威压不言而喻。即使清朝皇帝穿着便服,周围的环境也会使他成为人中之龙。

虽然“印章的用途是识别文件和防止欺诈和伪造,它不是一个玩的宝藏”,但除了公章之外,玉玺还有许多宝藏功能,这就是它极其豪华的原因。明朝皇帝的“秦文之玺”由白石制成,带有一个方形的卧龙和新纽扣印章,5.5厘米见方,4.7厘米高,主要用于压印书籍等。“明朝皇帝的宝藏”是一枚新的海龙方形印章。关于慈禧太后的小印章,《明史》记载“龙为新钮”。“文华寺之宝”由太子印制,由寿山石制成,配有盘龙牛的方形印章。天顺成化年间,太子继位前在文华殿工作。“成化皇帝之宝”“成化之宝”“成化御书之宝”均为龙,可见龙在皇家印章中的普遍性。印章的保存也非常豪华。

《明史》中记载的皇后珍宝的保存:

“宝池含金,广容。有两对宝篮,一对装财宝,一对装宝池。每一对都是三重的:外罩是木制的,装饰着泥泞的金粉龙和红色丝绸衬里;金钹用于中簧;内侧小芦苇的装饰与外侧芦苇相似,内置宝座,四角雕龙,并饰以泥金。座椅覆盖着锦缎床垫,包裹着金色和红色的小夹子,并覆盖着金色和红色的小夹子。出书当日,将书珍放在红快玉案中,案顶覆红罗丽水,用床吊起。”

最典型的玉玺是乾隆二十五宝玺,由镀银、玉、金和檀香木制成。中华宫印章雕刻精美生动,印蛟龙、盘龙、卧龙印章,尺寸为19.2厘米见方、6.8厘米见方。

被龙包围的天子生活!紫禁城里藏了多少条龙?  第7张明宣德红九龙纹圆盒高8.2厘米,直径19.8厘米。现藏于故宫博物院。平顶、直壁、平底,盖子上有一个菱形开口。打开后,云龙戏珠雕刻在锦缎地面上,总计九龙,底部刻有“大明宣德年”被龙包围的天子生活!紫禁城里藏了多少条龙?  第8张清干隆二十五宝之一的秦文印章由黑色玉石制成,高9.8厘米,印面11.7厘米见方。现藏于故宫博物院。据《交泰殿宝谱》记载,这件宝物是用来“强调文化和教育”的

到了明代,漆器装饰技术得到进一步发展。“这里有成千上万篇文章,但却面目全非。”漆器达到了发展的巅峰。漆龙纹形态多样,气韵生动。典型的例子是故宫博物院藏明刻宣德赤龙纹圆盒,高8.2厘米,直径19.8厘米。它有一个平顶、直壁和平底,有一个菱形的盖子。开光后,云龙戏的珍珠图案雕刻在锦缎地面上,总计九龙,底部刻有“大明宣德年间”。盒子充满了大气和皇室风格。还有刻有红色云和龙的圆盒,盖子上刻有龙和追火珠。皇家血统上的红色漆器和金色双龙的长方形盒子气势恢宏,双龙在左右两侧舞动,祥云萦绕在周围,龙在墙壁上。

与明代相比,清代漆器上的龙纹更为密集和繁琐。例如,一个长方形盒子,上面有黑色的云和龙的图案,画有黄金和粉丝,盖子上画有金龙和珍珠。龙身与前龙纹基本一致,但龙头略偏下,避免了前龙头缺乏立体感的问题,龙身周围有火焰纹。脱漆龙纹是故宫博物院中最精彩的一幅。盖子的内部和底部都刻有楷书并装有黄金“乾隆年制”和“祥龙金盒”。当盖子打开时,波浪漩涡汹涌,浪花飞溅,十条姿态各异的龙出现在波浪中翻腾。龙的角、须和鳞出现了,它们或张开嘴或闭上嘴或翱翔或翻滚,摇头摆尾,一切都很奇妙。整个画面瑰丽多变。特别是浮雕手法表现的海旋浪涌令人目不暇接、惊心动魄,其生动细腻在清代龙纹中实属罕见。

蓝宝石明太祖的遗书,即明朝皇帝朱迪给明太祖去谥号的真品,包含6块,用黄色编织的金缎连接,每块由4块组成。书二三四五矩讣告,楷书填金。明朝的明英宗,六岁时,追赠了他父亲的祭品。总共有10件,第一件和第二件各有四条金龙。还有白玉龙环和双龙角。龙毛向后和左右浮动,毛发细而整齐。

被龙包围的天子生活!紫禁城里藏了多少条龙?  第9张被龙包围的天子生活!紫禁城里藏了多少条龙?  第10张

青玉明宣宗谥册,宣德十年(1435),长24.7厘米,宽9.6厘米,厚1.1厘米,现藏故宫博物院。谥册10片,黄织金缎将10片连接。每片均由4条拼成,册第1页和第10页各刻4条描金龙,第2—9页刻谥文,内有“孝子嗣皇帝臣祁镇(正统)谨再拜稽首”,描金字余庆明宣宗遗书《宣德十年》(1435年)长24.7厘米,宽9.6厘米,厚1.1厘米,现藏于故宫博物院。共有10卷,10片由黄色编织金缎连接。每件由四块组成,第1页和第10页刻有四条金龙,第2-9页的铭文为“孝子齐针皇帝(正统)再次向稽首致敬”。

清朝以武定天下,重视武备。皇帝有各种盔甲武器。皇太极的御甲分为衣服和礼服,比较方便实用。图案为龙,一直存放在盛京。乾隆皇帝曾数次访问盛京以纪念他。最典型的例子是乾隆的盔甲,其盔甲上装饰有龙的图案。郎世宁曾画过《乾隆大阅图》。

此外,明确了国旗是龙旗;皇帝乘坐九龙车和黄色双龙扇出行,布旗上有青龙和龙旗。瓷器上有各种各样的龙(尤其是青花瓷);仅举几例,搪瓷器皿、青铜器、床和腰牌都有不同形式的龙。可以说龙存在于王室的方方面面。

正如《西游记》中安田国会的饮食有龙肝和凤髓一样,皇室的龙是一种工具玩具,而不是国王崇拜。故宫博物院有一个漆成黄色的蓝龙痰盂和一个清宫使用的银雕龙烛台。皇家痰盂和点燃的烛台被龙包围着。银雕龙烛台高22厘米,它的形状是一条银龙的大头立在云纹基座上,尾巴弯曲,前脚各托着一个壶形蜡烛基座。姿势既费力又滑稽,龙的表情极其痛苦,颇像在咧嘴笑着应付苦差事。皇宫中常用的蜡烛,每根高36厘米,也雕刻有云龙图案。这样,龙每天晚上都不可避免地会遭受燃烧之苦。

人们意识到龙是皇室的专属,是尊严的象征,也是垄断龙纹的主要目标。随着几代人的发展,统治者采取了明智的做法来面对龙形物体的现实。乾隆年间,景德镇陶瓷总督唐颖上奏皇帝,询问是否将黄釉和五洲龙瓷器的次品也护送到北京,以防止它们流入民间。乾隆皇帝回答说:“黄器是按要求制作的。五爪龙在外面很常见,他们仍然遵循最初的提议。”可以看出,皇帝也默许了当时人们使用的器皿上的龙纹。近年来,考古学家在清理明化景德镇官窑遗址时,发现了一块破碎的龙盘。修复后发现盘子没有任何问题,只是一个龙爪被漆成了六爪,这是清代龙瓷的一段佳话。如今,各种曾经的皇家器皿出现在拍卖场所和博物馆中,这也让我们有机会一睹珍宝的风采。

参考资料:

刘志雄和杨静荣的《龙与中国文化》

考古特刊B第25期定陵营

故宫经典:明清皇后宝玺

故宫经典明永乐宣德文物图册

故宫经典:清宫军事装备图

故宫明清经典宫廷家具

紫禁城经典清宫服饰图册

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

明定陵出土的王秀玲皇后服饰。

张山《清代龙袍适用人群及龙袍赏赐的个案研究》

周希宝的《中国古代服饰史》

朱家溍在太和殿的宝座

(来源国人文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