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艺术讨论】

为什么有些剧可以反复观看,让人沉浸在思维和情感的波澜中?因为一部好剧的人性深度,深刻揭示了时代背景下隐藏在人性深处的强大力量。多年前,我邀请上海女作家陆星儿观看昆曲《牡丹亭》。当晚演完戏后,她激动地给我打来电话:“非常感谢。我看完后走回家,觉得生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美丽,月亮是如此明亮、宁静和诗意。”她的情感让我意识到戏剧的意义。《牡丹亭》讲述了两个年轻人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情故事。杜丽娘做了一个梦,因为他在梦里错过了对的人,最后抑郁而终。她的真挚情感打动了冥界的法官,将她从地狱中释放出来,并让她与爱人结婚。柳梦梅和杜丽娘的故事让观众感受到她们强烈而热烈的情感,并回忆起自己的情感经历,从而发现生活中的诗意之美。

可以看出,一部好的戏剧必须关注人们的生活,触摸、关心和展示生活正在发生的重大事件以及人们目前在世界上的状况。《牡丹亭》出版已有数百年,但它仍然与当代观众有情感联系,正是因为它所描绘的真挚爱情跨越了时空,是当代人所向往和体验的。近年来,我国话剧舞台上出现了西京故事、豫剧焦尤鲁、话剧雨花台、舞剧深海、永不消逝的电波以及幽默剧《陈焕生的吃饭问题》...所有这些作品都充满了深厚的人文关怀,并以接地气的故事与观众产生共鸣。

然而,戏剧艺术仅仅关心当下是不够的。戏剧为什么能吸引观众坐在剧场里认真欣赏?为什么有些剧可以反复观看,让人沉浸在思维和情感的波澜中?因为好的作品既有现实关怀,又有人性深度,同时深刻揭示了时代背景下隐藏在人性深处的强大力量。

这里我想举一个文学的例子。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宁》为什么是一部杰作?因为这部作品结合了当下的关怀和人性的深度。托尔斯泰将安娜的悲剧置于列文改革事件中,使安娜的悲剧不仅具有人性意义,而且具有时代意义:安娜是一个充满追求生活的美丽女子,但那个时代和社会无法容纳她,以至于黑暗时代终将被推翻。列宁说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安娜在他的作品中展现了时代的矛盾和困境。但与此同时,安娜的悲剧超越时代,直抵人性深处,成为古今中外追求爱情、不甘平庸的女性故事的缩影生活。这场悲剧具有普遍意义。

再比如,越剧表演艺术家袁雪芬姐姐生前多次告诉我,她创作了《祥林嫂》:在大雪纷飞的除夕夜,她想表现祥林嫂在跨过捐献门槛后仍得不到鲁大师的谅解,望天问魂的归宿。最后,他在没有答案的绝望中死去。这种探究也超越了对旧时代中国妇女悲惨命运的描述。

那么如何让作品具有当下的关怀和人性深度呢?海明威说:“一个在沉默中独立工作的作家,如果他真的非凡,就必须每天面对永恒的东西,或者面对永恒的缺乏。”换句话说,好的创作有两条路径。一是理解永恒,与世界对话,传播真理。一是缺乏永恒。不知道方向在哪里。我渴望在广阔的大地上找到星光和家园。我在寻找一间有灯光的小屋和一片能在雪原上给人们带来希望的绿洲。我告诉世界寻找中的困惑和焦虑,并呼吁大家一起寻找。

昆曲《班昭》描写了一位才女班昭一生编著的《汉书》,该剧当年一上演就广受好评。该剧是剧作家罗怀贞在缺乏永恒并面对这种缺乏时的创作。他对班昭的书写,其实是关于他自己,如何安静地握笔,书写历史,书写人性,探索生活中的人生理想和执着之光。他让班昭代替自己,带领观众去寻找,才有了观众在一部历史剧里看到的当下关怀和人性深度。

为了在戏剧中体现对当下的关注和人性的深度,创作者还应意识到时代变化中审美趣味的变化,并以创新的艺术语言吸引当代观众。在当代红色题材创作中,有一个不得不提的例子——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每次演出都一票难求。它以全新的方式呈现了经典的红色故事。我们以前看过的戏剧或影视作品都表现了国民党军队的失败。通常,警车和摩托车先在街上呼啸而过,然后战败的国民党土匪到处抢东西。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用现代舞的语言形式表现了国民党军队的失败:所有的黑衣人都穿着黑色长斗篷和黑色帽子,舞台没有背光,只有一道白光穿过舞台,密集的人群开始纵横疾走...这种意象表达既优美,又传达了历史作品严肃冷峻的风格。整部剧还运用多重时空展现了主人公李霞和兰芬的丰富内心世界,她们的信仰和情感交织在一起。这些创新尝试让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在众多红色题材作品中脱颖而出,让人耳目一新,深刻领悟革命故事中真实的人性内涵,这是一部剧的灵魂所在。

今天,中国艺术舞台上演着前所未有的丰富而精彩的表演。世界一流剧团纷纷亮相,国内顶尖演出团队异常活跃,频频上演高质量的舞台艺术作品。再加上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便捷性,人们足不出户就能了解世界艺术的最新动态,对戏剧作品的欣赏也越来越“挑剔”。然而,在我们的舞台上仍有一些作品无法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其现实关怀流于表面,这也导致了艺术作品的同质化和概念化。繁荣的演出市场呼吁创作者创作出触及人性并能看到人物“内心冲突和悲伤”的杰作,以满足观众并回应时代。

(作者:石矛安,文学评论家,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原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