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写幸福新篇章生活  第1张1月10日,工人在宁强县羌州刺绣文化有限公司制作羌绣产品..徐傲博摄

2023年,陕西全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持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整顿衔接工作进展顺利,形势良好。全省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达到16445元,比2022年增长15.2%。

■守住防止返贫底线。

“你媳妇最近身体怎么样?”“我基本恢复了,现在可以做家务了。”“你看起来很悲伤。还有别的吗?”“我媳妇好了,我妈又病了。”“别担心,村上会给你想办法的。”1月2日,宝鸡市麟游县崔木镇崔木村网格员潘永红来到村民居新海家中了解其近况生活。

巨人新海家族一共有七个人。2020年之前,他的母亲和妻子生病,三个孩子在读书,家里的生活拮据,有返贫的风险。2020年1月,当潘永红来访时,他立即报告了这一情况。经相关部门综合研判,居新海被认定为脱贫不稳定户。

为了帮助巨人新海一家尽快走出困境,2020年8月,当地政府为其母亲和妻子实施了慢性病签约政策,帮助其申请了5万元小额贷款用于扩大玉米种植面积,并为其大女儿争取到了6000元助学贷款。在村里的帮助下,居新海参加了农机驾驶培训,并安排他回去后担任村里的农机驾驶员。通过两年多的帮扶,他的三个孩子相继就业。2023年2月,巨人鑫海家族返贫风险消除。如今,他家的平均年收入超过3万元。

为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2023年4月,陕西印发《完善全省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工作指南》。基层干部和19.32万名网格员通过调查帮扶的形式,对全省780多万农户进行定期调查,不断提高监测帮扶的准确性、及时性和有效性。

2023年,陕西全力提升“两保三保”水平和饮水安全保障水平,常态化开展控辍保学工作,持续巩固“七长责任制”“每月辍学制度”,全年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97.01万人次,累计投入资金56.72亿元;累计救助和监测30种重特大疾病患者16.07万人,累计签约服务4种重大慢性病患者54.13万人;开展全省所有农户住房安全动态监测,开展政策性农房保险试点,完成危房改造5295户;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大型供水工程建设和小型供水工程标准化改造,累计完成988项工程建设,有效保障了农村饮水安全。

■以就业促创业,带产业。

在宁强县羌州刺绣文化有限公司,绣娘们用针线勾勒出独属于指尖技艺的羌绣。“县里组织我们免费学习羌绣技艺,我们绣出的产品会得到相应的回收和报酬。现在,我们每个月能挣3000多元,足不出户就能挣钱。”汉中市宁强县大安镇新民村村民舒艳玲说。

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宁强羌绣成为当地许多妇女就业增收的重要途径。

宁强县羌州刺绣文化有限公司负责人王晓琴说:“2015年,我创办了这家公司,建设非遗扶贫就业车间,为热爱羌绣技艺的贫困妇女提供就业岗位。”

近年来,宁强县积极探索“非遗+就业+产业”发展路径,在苏陕合作中投资300万元建设陕西宁强羌绣非遗文化产业园。“为了让当地脱贫群众灵活就业,我们建立了10个羌绣学习基地,开办了3个社区工厂,带动1200多名农村妇女在家门口灵活就业,年人均增收8000多元。”宁强县乡村振兴局副局长李斌说。

乡村振兴重在产业振兴。为持续增加脱贫群众收入,陕西强化以就业促创业“三产联动”,着力壮大县域特色产业。2023年9月,陕西出台《关于推动脱贫地区帮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羌绣、藤编等特色产业实现进一步发展。安康毛绒玩具、袜子、线束等产业吸纳农民工3.95万人。

为促进更多脱贫群众增收致富,2023年陕西省加大组织劳务输出力度,统筹利用社区工厂、公益性岗位、以工代赈等就业载体,扩大就业容量。全省贫困人口(含监测对象)外出务工,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05.9%。

在聚力帮扶上持续发力。陕西扎实推进苏陕合作。2023年苏陕协作财政帮扶资金达26.44亿元,实施产业帮扶、就业帮扶等协作项目944个。通过苏陕协作机制,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2.86万人、脱贫劳动力1.7万人,分别完成约定任务的183%和223%。

■增强搬迁群众的获得感

1月15日,记者来到安康市岚皋县朱敏镇明珠社区网格员方家中。引起我注意的是桌上一本厚厚的工作日志。“1月3日,我到村上五保户王顺家中了解冬季供暖情况;1月5日,更换三单元楼道灯泡;1月8日,我宣传了冬季消防安全知识……”方仲婷写了三篇完整的工作日志。2021年,方仲婷成为明珠社区的一名网格员,管理着社区8栋单元楼、100户居民和348名居民。他是整个社区管理居民最多的网格员之一。

1月8日2单元4楼公共区域漏水,影响楼下3楼住户生活。方分别与居民沟通协商,最终通过平摊管道修复费用的方式解决了问题。

“我每年能处理近百件这样的事情。看起来是小事,但都是关系群众的大事生活。”方仲婷说,他经常与社区其他网格员交流工作经验,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只为更好地服务群众。多年来,他与社区和谐相处,赢得了社区的赞誉。

2023年以来,安康市探索实施“一网三令四促”工作模式,着力解决搬迁群众监测责任、持续增收、纳入管理等问题;探索建立网格化管理体系,推进“智慧社区”平台建设,实现“人在网格走、事在网上办”。

为做好易地搬迁“后半篇”文章,陕西坚持把推动脱贫地区加快发展作为主攻方向,加强对重点县、镇、村和易地搬迁社区的倾斜支持,加快补齐发展短板,努力缩小发展差距。

持续提升搬迁群众的幸福感和归属感。陕西组织开展易地搬迁就业帮扶专项行动,建成配套产业园区(基地)503个、车间936个,外出务工脱贫人数达38.1万人。全省2116个易地搬迁安置点实现了社区服务全覆盖,有效保障了群众权益,有力促进了搬迁群众的社会融入。

推进乡村建设持续发力。陕西积极实施《陕西省乡村建设行动计划》,改造提升农村公路9510公里,新增14个乡镇通三级公路,2560个自然村通30条以上硬化路,新改建农村卫生厕所32.5万座、486.2万座。

切实加强乡村治理。陕西实施“四议两公开”等工作法,开展农村改革关务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创建乡村振兴治理示范村镇。目前,全省共有国家级示范镇9个、省级示范镇48个、国家级示范村93个、省级示范村108个。(徐傲博、耿杨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