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北省博物馆的良庄公主金手镯火了,原因是一位年轻游客的独特操作。这位游客借了一个座位,在手臂上“戴”了一串11个金手镯,瞬间觉得自己珠光宝气。凭借一句经典台词,全网沸腾,游客争相打卡。
这是一个很有代表性的场景:博物馆传统而厚重,年轻人青春而有活力。当文物遇到年轻人,就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力。从年轻人多样化的表达方式来看,文物真的活了起来。中国的老话“旧的就是新的”大概是真的。
良庄公主的金手镯是湖北省博物馆的珍贵文物。近两年,湖北博成为社交媒体上的网络名人,这与其文物的年轻人特征密切相关。例如,青铜鼎上的小龙因其反颚而在网民心中被认为是丑陋的;躺了几千年的鱼化石也深有同感:“这不是我吗?”;仰着头的鼎、发呆的鼎、大笑的鼎和鲶鱼模样的鼎,“万物皆可拟人”,年轻游客在湖北博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乐趣。
博物馆的价值毋庸置疑。它们见证了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回答了人们的历史问题。但对于年轻人来说,它的价值并不仅限于此:年轻人进入博物馆可能是为了提高知识和开阔视野,体验轻松而充实的生活状态,或者只是为了社交。毕竟,参观博物馆是当代年轻人的一种生活方式。
某短视频平台《2023年博物馆数据报告》显示,爱看博物馆相关视频的00后占比高于其他年龄段。据相关平台统计,在关注博物馆信息的人群中,18-30岁人群的总比例近50%。湖北博的数据也证明,早在去年国庆期间,23岁以下的游客就成为假日旅游的“主力军”,几乎占到游客的一半,其中00后游客最多。这与社交媒体上的盛况相同,也符合人们对周围环境的感受。
所谓年轻人喜欢逛博物馆,更准确地说是互联网时代的年轻人更喜欢逛博物馆。原因很简单:一方面,1995年或00年后出生的年轻人是真正的互联网原住民,他们成长在中国互联网爆炸的时代。多元开放的网络环境为他们提供了大量的知识,也使他们热爱学习。另一方面,社交媒体塑造了年轻人的爱好和行为习惯。当第一批年轻人参观博物馆的消息通过社交媒体传播开来时,更多的年轻人发现了新的乐趣,然后纷纷效仿,这促进了年轻人博物馆大军的壮大。
不管你是否真的热爱它,即使诸侯们跟风,这也不是一个坏现象。博物馆是一个无限宽敞的空间,也是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只要你去过,看过,感受过,年轻人就会有所收获。另一方面,通过年轻人,曾经无人问津的博物馆和文物也获得了更多的曝光机会,进一步推广了自己的圈子。
年轻人涌向博物馆,博物馆也在努力摆脱老气横秋的面孔,主动向年轻人靠拢。许多博物馆不仅借助新技术实现了文物的声光电表达,还积极开发各种紧跟潮流、与年轻人兴趣爱好相融合的文化创意产品。
例如,甘肃省博物馆推出的马踏飞燕玩偶可爱版,因其幽默的表情突然在年轻人中流行起来;湖北省博物馆把勾践剑做成可爱版的玩偶,也让很多年轻人爱不释手。因此,这一波年轻人与博物馆之间的联系不仅在于年轻人热爱参观博物馆,还在于博物馆热爱年轻人。这是一次双向旅行。
互联网行业圈一直有一句话,抓住了年轻人,就抓住了未来。这同样适用于博物馆:如果你有年轻游客,你就有未来。本质上,参观博物馆的年轻人是在学习、见证和教育自己。我很高兴看到更多的年轻人参观博物馆,也很高兴看到博物馆提供更多适合年轻人的产品和服务。
(光明日报客户端,作者何柳)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