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儿依旧皎洁如初,夜夜想你,勇气如洗长。”
1990年7月,习近平题写《怀念焦》一文,其中增加了“怀念”和“智明”,深切表达了对焦的崇敬之情和执政为民、造福人民的理想抱负。
《尚书·顺典》云:“诗言志,歌永恒,声永恒,法和谐。”这是贯穿中国诗歌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创作命题,被朱自清先生称为“开山之计”。
在福建工作十七年半后,习近平发表诗歌,表达了爱民爱民、与山川人民同生共死的高尚情操。
坚定的人民立场和深厚的人民感情。
贯穿以人民为中心的鲜明主线,努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习近平的文化思想深刻回答了文化为谁服务的问题,揭示了党的性质和根本任务。
(1)
默默育人润物细无声。
育人,要以人为本。社会主义文艺,本质上是人民的文艺,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他既是“戏剧家”,也是历史的“戏剧家”。
以人为本,要深刻认识到以人为本是我们党领导和推进文化建设的鲜明导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需要文艺,文艺需要人民,文艺要热爱人民,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解决好“为了谁、为了谁、我是谁”这个根本问题。
1990年2月27日,时任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在闽东宾馆与电视音乐剧《山海交响曲》的创作团队座谈。他动情地说:“生活是文艺的源泉,诗歌是心灵的表达。大家都辛苦了。”他认为《山海交响曲》的思想概括得很好,提出:“这也是艺术家与人心之间的交响曲。”他希望生活的这些歌曲能回到大众中去接受检验。
《山海交响曲》荣获全国电视文艺最高奖“星光奖”,其中12首音乐包括《忆山忆水》等老区歌曲和《畲家姐妹》等畲乡歌曲。有《星星的摇篮》《无言的爱——太姥山》等山歌,也有《蓝色牧场》《三都澳想象》等海洋歌曲。有《多情红岸桥》等历史歌曲,也有《水滴之歌》等讴歌作品。曲目广为传唱,滋润人心。
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文艺是时代的号角。文化自信,要把人民作为文化建设和文学表达的主体,“为人民写作、抒写情怀、抒写情怀”,进而塑造一个具有现代国民素质的人民形象。
在宁德工作期间,习近平鼓励宁德文化工作者“多出精品、佳作、佳作”,传播闽东之光。这样,“大家就会向往闽东,热爱闽东,把自己的心血和汗水倾注到闽东”。
在福州工作期间,习近平关心文艺团体的生存和发展,指出:“文化事业的繁荣和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并从软硬件、体制、机制等方面提供保障,为文化繁荣“保驾护航”,促进闽剧振兴。
闽剧,又称福州戏,是现存唯一用福州话演唱和朗诵的戏曲。90年代初,福州的话剧惊艳全国。闽剧《天鹅宴》、《丹青魂》先后获得“文华新剧奖”,闽剧演员陈乃春获得福州首届“梅花奖”。2006年,具有400多年历史的闽剧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到群众中去。除了老戏迷,还要吸引新戏迷和年轻观众,让这门艺术保持生命力,代代相传。新时期,注入创新活力的闽剧走出剧场,走向市场。在天地之间的广阔舞台上,就像引领一朵新的二月花,绽放出新的花朵。
20多年前点燃的文化火花仍在闪耀和发展。
今天,如果你请一个福建人来谈谈这些年最难忘的文化场景,你可能会听到:你近距离看了一部梅花奖演员主演的好戏;看了一场闽江两岸酣畅淋漓的“福”文化灯光秀。就是熬夜追宁敏镇的“绝命后卫”;正在家里的人民大舞台上唱主角,大声唱歌...
再来看看福建文艺近年来在多个领域取得的突破: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福建省有10部作品获奖,获奖作品数量全国领先;“闽东诗派”代表诗人唐·获得第七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实现了福建诗歌创作的历史性突破。《古田号角》、《谷文昌的故事》等宁敏镇代表作层出不穷,多部影视剧获得金鸡奖、百花奖、飞天奖、金鹰奖。在第31届中国戏剧梅花奖中,福建成为唯一获得两个“梅花奖”的省份...
(2)
文化渗透生活,美生活被文化点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需要生活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把发展成果转化为生活质量,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江山是人民的,人民是江山的。
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人们对美的需求生活越来越大,越来越广泛。他们不仅需要高质量的物质生活,更需要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
在创造美的过程中提高人的素质生活是贯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执政的一条主线。在四卷本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美丽生活”一词分别出现了14次、21次、44次和34次。
“美生活”包括丰富的物质需求和更有营养的精神食粮。丰富的精神来源于文化的滋养,丰富的精神食粮是“美生活”的应有之义。没有好的精神食粮,就谈不上文化繁荣和高质量生活。
高质量生活的“高”指向高原和高峰。
首先要形成高原,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一朵花不代表春天的到来。同样,没有各种形式和风格的文化艺术也是不繁荣的,毫无疑问,只有在“数量和质量共同上升”的文化土壤上,才能绽放出丰富的精神之花。
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丰富营养的精神食粮。习近平在福建工作期间,对文艺创作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怎样才能更好地进行创作,有着深刻的思考。
1992年5月,福州市召开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50周年大会..习近平明确指出,到20世纪末,福州的文艺事业要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为此,“一切艺术门类都要大力提高艺术生产力”,不仅要注重数量,更要注重质量。鉴于当时的现状,相对薄弱的文学、音乐和影视创作应该向成就斐然的闽剧学习,并下大力气加以改变。
福建的山和水是新的。近年来,我省组织实施系统策划,引导宣传文化界用生动的语言、生动的形式书写“记住乡愁”、“美丽福建”、“海上丝绸之路”等福建故事,在文学、音乐、书画、影视等领域出现了一批具有福建特色、福建风格、福建气派的优秀作品。
第二,要从“高原”走向“高峰”。从生存需求到发展需求,从物质需求到精神需求,从一维需求到多维需求,人们对美的向往生活越来越多维化、整体化。新时代,人民的眼界在拓宽,品位在提高,对精神食粮的要求必然更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优秀作品不拘一格,既要有春雪,又要有下巴丽人,要百折不挠,势不可挡。他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艺创作迎来了新的春天,产生了一大批优秀作品。同时,不可否认的是,在文艺创作中,也存在数量上缺乏质量、“高原”和“高峰”的现象,存在机械化生产和快餐化消费的问题。
保护文化根脉,让闽派文艺“活起来”;激活文化能力,让闽派文艺“深入”;弘扬文化之光,让闽式文艺“流传”。新时代,我省责无旁贷,要着力推动福建特色文化发展,交出福建文化繁荣的答卷,努力实现福建文艺创作既是“高原”又是“高峰”。
(3)
把诗送给山海。
中华民族自古崇尚“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文化和旅游从来都是齐头并进的。游走于山川之间,让人开阔眼界,净化灵魂,成就杰作;又有多少山川植物因为历史与人文的融合而更具魅力。此时,旅游本质上是人们认识世界、感受生活的一种精神文化活动。
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业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产业。文学是旅行的品质,旅行是文学的知音。文旅融合迎来了传统旅游的转型,被历史洗涤的传统文化因与旅游产业的有效结合而不断走进大众。
用文学塑造旅游,用旅游展示文学。我省整合自然与人文、山区与沿海、城市与农村的文化旅游资源,建设一批富有文化内涵和品质的旅游景点和度假村,推出一批文化遗产主题旅游线路,讲好福山富水福缘故事,擦亮“海斯起点、清新福建”、“福地福地”等文化旅游品牌。
文化事业是公益属性很强的事业。文旅融合也使传统旅游业转变为文化产业,成为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与齐飞抗衡”的成功范例。
作为重要的文化产业,影视产业也是一个成功的例子。福建文化既有中原文化的厚重博大,又传承了闽越文化的古朴韵味,还浸透着绚丽的海洋文化,为福建影视的繁荣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滋养。“红三绝”系列,宁敏镇电视剧《爱必胜》、《无悔无悔》、《那山那海》,电影力作《古田号角》、《谷文昌的故事》、《听见光》等纷纷涌现,在选题上聚焦福建故事,在艺术上展现福建风格,在内涵上展现福建精神。
积极服务和融入发展新格局,福建连续五年举办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每隔一年与陕西省交替举办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让影视产业在经济发展、文化教育、乡村振兴、闽台交流和对外合作中发挥更大作用,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台阶,向世界展示中华文明和福建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潜移默化中,文化渗透生活,美生活被文化点亮。
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与齐飞竞争”。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信息获取渠道的增多,审美水平的提高,个性化需求的增加等因素,使得大众的文化需求呈现出新的形式。公共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的供给要围绕高质量、精彩内容、多样类型、优质服务等新目标、新定位。
既要抓紧专业组,电影院,城市舞台,也要发展私人组,小手机,小农村舞台。近年来,“福建人民大舞台”、“新时代文艺惠民八省万村”、“用艺术点亮乡村”等活动已形成品牌,深受人民群众喜爱。
目前,我省80%以上的县级以上图书馆、文化馆达到国家三级以上标准,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实现全覆盖。福州、泉州、三明成功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2022年,我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居全国第六位,位居全国第一,3522家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实现营业收入6749亿元,同比增长9.29%。
数字背后是群众文化需求与我省文化发展的“双向奔忙”。在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过程中,也许会有更多这样的“双向之旅”,让文化创新创造更有活力,让文化市场更繁荣,让文化盛宴越来越丰富,为人民的高品质增光添彩生活!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