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高度,科学把握城市发展大势,深刻认识城市发展规律,对城市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为做好新时代城市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今年是改革开放45周年。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上,回顾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城市发展的成就和经验,既是对过去的致敬,也是对未来的宣示。
▲上海市黄浦区人民路沿线绿化景观优美,远处浦东陆家嘴地标蔚为壮观。人民视觉▲上海黄浦区人民路沿线的绿化景观很美,远处浦东陆家嘴的地标很壮观。人们的视野
站在广州天河区花城广场,放眼望去,高楼林立,一股现代化大都市的气息扑面而来。30多年前,这个繁华的地方全是农田,很少有人在。广州天河区的历史性变化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一个缩影。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市化进程。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城镇化工作,召开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明确了推进城镇化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基本原则和重点任务,推进我国城镇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
历史进步的印记在回顾和对比中更加清晰。
1978年,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仅为17.92%,2022年,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5.22%,提高了47个百分点以上。许多发达国家用了两倍多的时间实现了同期的城市化率。
1978年,我国城镇常住人口仅为17245万人,2022年,全国城镇常住人口达到92071万人,增加74826万人。
1978年,中国有193个城市,2022年,中国城市数量达到691个,增加了498个,增长了2.58倍。
1981年我国城市建成区面积仅为7438.0平方公里,2022年全国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63676.4平方公里,增加了56238.4平方公里,增长了7.56倍。
……
一组组数据从多个维度见证了中国城市化的步伐。
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副主任沈迟评价说:“改革开放45年来,中国走出了一条符合城市化一般规律、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中国城市化取得的巨大成就举世公认。中国城市化的发展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相匹配,避免了其他国家城市化中出现的贫富分化和大规模城市贫民窟现象。”
关于城市化与改革开放的关系,中国土地经济学会理事长、国家发改委土地开发与区域经济研究所原所长肖金成在文章中写道:“中国的城市化始于开放,始于改革。几乎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全过程,改革推动了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城市化进程又反过来倒逼改革。”
事实确实如此。以户籍制度为例。它的一端与人口流动有关,另一端与城市发展有关。改革开放45年来,我国人口高流动性特征越来越明显,户籍制度改革推动了人口、人才和城镇的“双向奔涌”。
2014年7月,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提出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
2019年4月,国家发改委发布《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其中提到,在城镇常住人口100万以下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陆续取消落户限制的基础上,城镇常住人口100万至300万的ⅱ类大城市要全面取消落户限制;城区常住人口300万至500万的I型大城市,要放宽落户条件,取消重点群体落户限制。
2022年7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再次提到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具体涉及除少数特大城市外放宽落户限制,全面取消城镇常住人口300万以下城市落户限制, 全面放宽市区常住人口300万至500万的ⅰ类城市落户条件,完善市区常住人口500万以上特大城市落户政策,鼓励取消年度落户配额。
从上述政策文件中不难看出,我国户籍制度改革从建制镇和小城市,到常住人口300万以下的城市,再到常住人口5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一直在稳步推进。
沈迟认为,城市化进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提高。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已经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相应地,以数量增长为主,数量积累和质量提升并重,将是中国城市化发展的一大趋势。
在沈迟看来,未来城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仍然是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和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比如通过技术进步,城市可以用更少的资源消耗服务更多的人,提升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
未来中国的城镇化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浙江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院长张伟文认为,根据世界城镇化发展的普遍规律,中国仍处于城镇化率30%至70%的快速发展区间,中国城镇化率的提升仍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
临近年关,江苏省常州市的新能源车企全力以赴抓生产、赶订单,奋力冲刺四季度。图为理想汽车基地的员工在车间流水线上组装新能源汽车。人民视觉增强经济发展的综合实力
45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发生了巨大变化。1978年中国GDP只有3679亿元,2022年将达到1210207亿元。
45年来,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实现历史性跨越。1978年,中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第十一位。2010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相当于12.3万亿美元,约占世界经济总量的15%。
世界银行报告显示,2013年至2021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到38.6%。中国正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之源和稳定之锚。
在全国经济总量不断攀升的同时,城市经济总量也在大幅增长,成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1988年,全国城镇地区生产总值只有7025亿元,约占全国的一半。到2016年,中国城市GDP已经占到全国的80%以上。
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姚晨表示,城市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进入城镇,城市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不断扩大。
GDP突破万亿是一个城市经济能级跃升的标志。2022年GDP超万亿的城市将有24个,分别是上海、北京、深圳、重庆、广州、苏州、成都、武汉、杭州、南京、天津、宁波、青岛、无锡、长沙、郑州、佛山、福州、泉州、济南、合肥、xi安、南通、东莞。
2023年,“万亿俱乐部”有望再次扩容。2022年烟台、常州GDP双双突破9500亿元,2023年前三季度GDP增速大幅跑赢全省、全国。仅前三季度,两市就集体迈过7000亿元大关,为“万亿俱乐部”的最后冲刺打下良好基础。
与此同时,城市创新驱动发展的趋势日益明显。不久前,华东师范大学全球创新与发展研究院发布的《全球科技创新中心100强(2023)》显示,全球100强城市中有23个来自中国,在前30强城市中占5席,仅次于美国。北京的综合排名升至第四,超过日本东京,位列亚太地区第一。
从北京中关村到上海张江,再到深圳南山;从杭州的互联网到武汉的光电信息,再到常州的新能源...当前,创新高地正在崛起,新兴产业集群正在蓬勃发展,创新正逐渐成为引领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首要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的快速发展不仅仅是数量的增加,更是城市综合实力的整体提升。
以城市基础设施为例,截至2022年底,我国城市道路长度超过55.2万公里,建成和在建城市轨道交通总里程达到1.44万公里,供水普及率、燃气普及率和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99.39%、98.05%和98.11%,全国给排水管道总里程达到202万公里,共建设共同沟6655公里。
就城镇居民住房而言,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城镇居民家庭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分别达到36.52平方米和42.29平方米,比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时分别增加了7.4平方米和10.3平方米。中国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住房保障体系,建设了6300多万套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改安置房。1.5亿多人有安居梦,低收入和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基本实现了全部保障。
在生态建设中实现绿色发展
茅洲河是深圳最大的河流,也是深圳和东莞的界河。蜿蜒31.3公里后流入珠江,最终流向伶仃洋。上世纪90年代,随着海峡两岸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流域水质恶化,河道淤积,黑臭的水体被称为“深圳脸上的一块伤疤”。
在深圳茅洲河展览馆,一组2002年至2015年共和村国检断面的氨氮指标数据揭示了当年茅洲河的污染严重程度:一年内氨氮指标最高达到33.70 mg/L,远高于8 mg/L的黑臭标准。
2016年,茅洲河开启全流域治污。然而,铺设污水主管道、控制污染企业、雨污分流、治理底泥污染、协调深圳与东莞边界等都是难点...这些都是茅洲河防洪工作者面临的难题。
面对这些问题,深圳在茅洲河流域率先实行全流域管理、大兵团作战的建设模式,成立流域管理中心,统一调度厂网河,解决了流域内不同行政区划、不同层级、不同单位之间职责不清、调度不畅、多头管理的问题。
经过几年的努力,茅洲河水质持续改善,生态红利正在加速释放。共和村国检断面氨氮指标从2015年的23.3 mg/L上升到2020年的1.15 mg/L,达到1992年以来的最好水平。
茅洲河整治是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就的一个缩影。改革开放45年来,中国的环境保护逐渐起步,环保理念逐渐确立。一系列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相继出台。环境保护投入大幅增加,环境污染治理不断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不断加强,城乡居民生活环境不断改善。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确立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顶层设计和总体部署,将绿色发展作为“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理念。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发力,不断进步,翻开了新的一页。
2022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6.5%;县级市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超过40%,地级及以上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成效不断巩固,居民区垃圾分类平均覆盖率达到82.5%;城市建成区绿地面积和绿地率分别超过250万公顷和39%,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5.29平方米...一组组数据证明了当前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丰硕成果。
在文化传承中培育城市气质
骑楼老街位于海口市龙华区,浓缩了海口的街巷文化、建筑艺术文化、南洋文化、红色文化、海洋文化。因其风格独特,也在海口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吸引了众多年轻游客“打卡”。
海口骑楼老街整个街区由12个街道组成,占地1820亩。骑楼老街也是当今中国规模最大、基本保存完好的骑楼建筑群。街区内约有600座骑楼建筑,包括五层楼、钟楼、海口总商会、咸福仁寺等历史文化建筑。
2010年以来,各级政府部门陆续出台了多项管理措施,对旧骑楼进行修缮。在局部改造过程中,特别保留了东门市场的喧闹、麻辣汤饭的香味等骑楼特有的烟火,挖掘了当地的特色文化,恢复了市民游行、贤夫人庙等节日,在尊重原貌的基础上恢复了地下室。
在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是不可或缺的灵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关心历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并就此作出一系列战略部署,为我们正确对待历史文化遗产,更好地与城乡发展相结合指明了方向。
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的意见》强调,要“建立分类科学、保护有力、管理有效的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明确提出“到2025年, 初步构建多层次、多要素的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到2035年,全面建成系统完整的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
近年来,许多城市在旧城改造和新城开发过程中,保护与发展并重,在延续城市历史文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不要大拆大建,做绣花。南京的小西湖通过协商、共建、共享,实行小规模、渐进式的微改造改造模式,老城区保护和改善民生,既保留了明清小西湖的建筑风格和街道肌理,又改善了原住民的居住条件。
-技术增强保护能力,提供创新体验。广州永庆坊采用历史建筑病理诊断、修复监测、基于现场病害调查诊断的方案设计、实验评估后的修复实施、修复后的持续监测、评估和维护等前沿技术。
——多方参与,充分发挥。北京、上海、成都、广州等地积极动员高校和研究设计机构的专家担任社区规划师,全面提升保护、修缮、活化利用、文化展示的专业水准。
目前,全国共有142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312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487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划定历史文化街区1200多处,认定历史建筑6.35万处,成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全面、最完整、最系统的载体。
时间,镌刻了这座城市波澜壮阔的历史;时间会见证这座城市的美好未来。站在改革开放新的重要时间节点,放眼未来,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篇章正在徐徐开启。
文薇中国城市报记者邢灿
结束
欢迎分享给你的朋友!
出品|中国能源报(ID: CNEnergy)
编辑|李泽民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