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推动中国现代化走向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引文)
高水平开放更好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求(主题)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也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力集团、任何特权阶级的利益。为人民而生,为人民而兴,始终与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我们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的向往生活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牢记并践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是贯穿我们党百年奋斗史的一条红线。”建党10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5年来,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有保障、可持续。对我们一切工作成效的检验,最终还是要看人民群众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群众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群众的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人民是党的工作的“最高仲裁者和最终裁判”。造福人民是改革开放45年的主旋律和基调,而“人民的尺度”在中国共产党人心中有着非常重的分量。
使人民生活幸福的是“党的领袖”和“国家的领袖”
造福人民,使人民生活幸福,是“党的领袖”和“国家的领袖”。党领导中国人民打土豪、分土地,就是为了争取人民的根本利益。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展抗日战争,赶走日本侵略者,是为人民的根本利益而斗争。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这是为人民的根本利益而斗争。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变国家一穷二白的面貌,是为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奋斗。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是为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奋斗。惠民不仅是党和政府的工作方向,也是人民自己的目标。一百年来党所做的一切努力、斗争和牺牲,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了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正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长治久安的奇迹。用了几十年的时间完成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进程。国内生产总值从1952年的679.09亿元、人均119.37元跃升至2022年的121.02万亿元、人均85698元,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综合国力和。
正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极大地提高了人民的水平。人民想要什么,政府就想要什么。改善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今天,中国已建成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保障网络,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过13.5亿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超过10.1亿人,义务教育入学率接近100%。不断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推动幼儿受教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扶弱济困取得新进展。今天,人民多样多层次的物质文化生活得到极大丰富,公平正义得到极大维护,全国城乡呈现出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的景象。中国14亿多人民汇聚一堂,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让中国现代化的成果更加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其核心内容就是向贫困宣战,促进共同富裕。
改善民生福祉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补齐民生保障短板,解决百姓燃眉之急,是我们党的紧迫任务。惠民,其核心内容是向贫困宣战,促进共同富裕。贫困是人类社会的痼疾。摆脱贫困是党和国家推动发展的根本目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如果贫困地区长期保持贫困,长期不改变面貌,长期不显著改善群众生活,那么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体现不出来,那就不是社会主义。”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继续向贫困宣战。改革开放以来,党实施了大规模的扶贫开发运动,贫困人口数量大幅减少,贫困人口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新时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更大的决心、更精准的思路、更有力的措施实施脱贫攻坚工程。“我将读出人民的忧虑;我会做人民期待的事情。”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我最关心的是困难群众。”中国共产党人要做的,就是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的燃眉之急和后顾之忧,让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深入人心。
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汇聚了全党、全国、全社会的力量,铸就了同心同德、全力以赴、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精神。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挂牌,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中国提前10年实现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议程2030年减贫目标,减贫人口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的70%以上。为全球减贫事业奠定了基础,增强了信心,提供了动力。
在扶贫攻坚的伟大实践中,我们立足中国国情,把握减贫规律,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减贫之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反贫困理论,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中国之治”的典范,被世界银行称为“世界反贫困事业最好的教科书”。
“赢不难,难的是持有的人。”脱贫不是终点,而是新的生活和新的奋斗的起点。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地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巩固和扩大脱贫成果,防止大规模返贫,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底线任务。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与爱有关。在新的征程上,要多措并举惠民生、暖人心,着力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与发展不平衡的矛盾,着力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强调,要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抓好普惠性、基础性、综合性的民生建设。这就要求我们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入手,从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入手,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民生需求,织密民生保障网。
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全面性民生建设,旨在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具体来说:一是把分配制度作为促进共同富裕的基本制度,坚持按劳分配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原则,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和三次分配相协调的体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和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二是把就业作为最基本的民生,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完善就业促进机制,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统筹城乡就业政策体系,让每个人都有通过努力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第三,把社会保障体系作为人民的安全网生活和社会运行的稳定器,完善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第四,把人民健康作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的重要标志,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第五,把教育作为民族复兴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六要特别关注、关心和爱护各类困难群众,强化社会政策功能,完善社会政策机制,千方百计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少做锦上添花、花钱上垒的虚功,多做实事帮助有需要的人。第七,保障和改善民生,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这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和唯物主义。要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坚持不懈地做好民生工作,一件事接着一件事做,一年接着一年做,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让人民看到变化、得到实惠,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需求。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实现人们对美的向往,是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之一。
改革开放利民惠民,是历史的结论。改革开放45年来,我们党顺应历史潮流,回应人民期待,带领人民不断创造幸福生活。实践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历史和人民选择了改革开放,这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经济上,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成为现实,带来了就业机会的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我国产业结构逐步优化,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越来越多的科技成果应用于人生活,提高了人生活的素质。我们党运用政府和市场双重力量驾驭资本,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有效规避了资金风险。
在文化方面,改革开放使中国的文化事业和产业蓬勃发展,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相互交融,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氛围和景观。文化建设为人民幸福提供精神滋养生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方向,促进了“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面向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促进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形成了生动活泼的精神文化生活。
社会方面,改革开放带来了社会结构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从农村搬到城市,过上现代生活。随着社会保障体系和教育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素质得到了显著提高。人们更加关注健康、环保、公益等问题,形成了良好的社会风尚。同时,人们更注重在创造美好的过程中感受幸福的真谛生活。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以人民对美好的向往生活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始终不懈地为人民服务,与人民一道谱写新时代更加壮丽的团结奋斗之歌。
总结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也是改革开放的初心和使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实现人们对美的向往,是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之一。在新时代新征程上,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变局,全面推进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大业,中国从根本上必须依靠改革开放,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实现新的更大发展。改革开放在千山万水中走过,但仍需翻山越岭。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我们将坚持同一个方向,不偏不倚,努力推动新时代的改革开放走得更稳、更远。”不断扩大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发展不断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宝。只有开放的中国才会成为现代化的中国。这是因为中国扩大对外开放的举措是根据中国改革发展的客观需要做出的自主选择,有利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满足人们对美好的向往,有利于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人们对美的要求生活在不断提高。紧跟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消费心理和需求结构变化,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将进一步满足人们对美的需求生活。在新时代新征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将一如既往地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新成果更好地满足中国人民对美好的向往,更好地造福人民。
中国特色和中国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不仅反映了现代化的实现路径,而且明确了现代化的崇高目标。
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又有立足于本国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现代化是一个人口巨大的现代化;中国式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中国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现代化;中国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现代化;中国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特色和中国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内涵丰富,影响深远,既体现了现代化的实现路径,又明确了现代化的崇高目标;它既包含了现代化的物质维度,又指出了现代化的精神诉求;立足中国、兼顾全人类,体现了中国现代化的根本特征和价值追求,是指引全国各族人民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勇前进的根本遵循。中国的现代化,归根结底是人的现代化。在中国现代化的诸多特征中,“人民性”是最显著的特征之一。中国现代化克服了西方现代化“资本第一”的逻辑,把人民作为现代化的主体和动力。中国式现代化坚持造福人民、造福人民、服务人民。同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依靠人民的伟大实践,不断推进,不断扩大。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为了人民,依靠人民,与人民共享成果。中国现代化是一个伟大的历史进程。在这个伟大的历史进程中,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和见证者,也是历史的戏剧家和作家。中国式的现代化,目的是实现人们对美的向往生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并强调“我们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的向往生活作为现代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民的美生活不是一维的,而是全方位多维度的。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了市场经济,丰富了社会物质总量;在全过程中发展人民民主,保障人民权利,增进人民福祉;发展文化事业,建设社会文明;构建和谐社会,确保社会和谐稳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创造优美环境等重要实践,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提供全面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需求生活,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求”。所以,推进中国现代化,归根结底是为了人民,是为了造福人民。中国式现代化以高质量发展为人民创造美好为目标生活。分配是民生之源。高质量发展需要构建和实施科学的分配机制,使现代发展成果更加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高质量发展要推动生产力快速发展,使社会物质财富充分流入,为人民幸福提供物质保障,促进教育、医疗卫生、就业创业、社会保障、食品安全等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满足人民多样化需求,提高人民素质,努力解决发展不足问题。这意味着,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要把人民放在重要位置,一切工作的规划和发展都要围绕解决人民最现实的利益,关注和改善民生,不断增进人民福祉。
恩格斯曾指出:“我们的目的是建立一种社会主义制度,这种制度将为所有的人提供健康的有益的工作,为所有的人提供丰富的物质生活和闲暇时间,为所有的人提供真正的和充分的自由。”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各环节协调发展”。这一重要结论深化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特别是社会主义现代化规律的认识,指导和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出坚实步伐、谱写辉煌篇章。
(林建华,作者是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教授)
来源:北京日报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