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摄图网授权图片来源/图片网络授权
■刘成
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先立后破”的思路,表明了经济社会发展新旧动能转换和高质量发展的迫切要求。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在绿色生活模式上“立”出了一些改革探索,“断”出了一些高能耗、低效率的环节,为全国各地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一是加快人居环境管理和宜居城市建设。
良好的人居环境是宜居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更是居民绿色生活方式的直接体现。人居环境治理是构筑尊崇自然、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建设美好生活和精神家园,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撑,更好推进以人为核心的中国式现代化。近年来,上海市将人居环境治理与提升作为生态治理与环境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多措并举推动城乡人居环境治理取得了建设性成就。具体来说,一是重视生活垃圾管理,形成生活垃圾从源头减量到终端处置、资源化利用的全流程管理链。《上海生活垃圾管理条例》2019年生效四年以来,上海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各种创新实践不断涌现。生活废弃物回收利用率高达42%,实现原生生活废弃物零填埋。二是把污水排放和处理作为水污染防治和水资源管理的重要方面,使排水管理为经济社会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上海注重排水系统的完善和污水处理技术的创新,提高污水排放和处理的效率,比如推进排水管网数字化,通过引进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设施,将污泥转化为燃料。三是持续优化空气质量,提升城市生态质量。2022年,上海市环境空气质量(AQI)优良天数比例为87.1%,无重度污染天数。全市273个考核断面中,95.6%为优良ⅲ类断面,无劣ⅴ类和劣ⅴ类断面。第四,大力支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补齐城乡人居短板。上海关注农村人居环境的方方面面,在农村道路升级改造、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农村“厕所革命”、生活污水处理升级增效等方面出台了具体行动计划,切实改善农村居民生活环境。二是继续推进公园绿地建设。
公园绿地建设在塑造城市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公园绿地建设通过打造绿色休闲场所、改善空气质量、促进生态平衡、畅行低碳出行方式、推动环保教育等为居民提供更宜居的生活环境,也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保护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上海是我国经济、文化和科技中心,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了城市绿化建设,近年来,在上海市政府及各相关部门的积极努力下,上海公园绿地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作为全国最“绿”的城市始终领跑全国。一方面,公园绿地的建设为居民提供了自然的休闲空间,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缓解城市热岛效应,保护生物多样性;另一方面,有利于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引导居民形成更加环保、节能、可持续的生活方式,推动低碳发展,打造绿色城市,向建设生态宜居的绿色低碳城市演进。优质的生态环境直接影响居民的身心健康,是改善民生福祉的基本保障。良好的自然环境和城市公园绿地为居民提供了健康优质的工作生活和休闲空间,极大地改善了居民的居住条件,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生活。第三,积极倡导和推广绿色建筑。
建筑领域是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三大领域之一,近年来,建筑行业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在我国碳排放总量中占比超过一半,推进建筑行业节能减排、发展绿色建筑是推动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然选择。作为全国低碳发展的引领城市,上海大力推进建筑领域绿色转型,通过完善顶层设计和健全政策体系推动绿色建筑发展取得积极成效,截至2022年底,上海市超低能耗建筑面积达到1030万平方米,位列全国第一。上海加快绿色建筑产业发展的具体政策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个是
出台支持建筑业绿色转型的财税政策,为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提供资金支持。上海通过一系列政策法规,对绿色建筑示范项目、装配整体式建筑示范项目、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示范项目等有利于本市绿色建筑发展的项目通过市节能减排专项资金予以支持。第二个是
加强绿色建筑相关标准及评价体系建设,为绿色建筑评判与评价提供参考。上海颁布修订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从基本规定、安全耐久、健康舒适、资源节约、环境宜居等多个方面对绿色建筑的评价标准作出了详细说明,成为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发布后的首部地方评价标准。在新建建筑方面,上海市严格规定新建建筑须100%符合绿色建筑标准,新建项目在总体设计、施工图设计阶段须全面满足绿色建筑设计要求。第三是
关注绿色建筑发展的各个环节,持续深入支持建筑全方位及全生命周期的绿色节能降碳。上海从绿色低碳建材推广、低能耗建筑项目推广、可再生能源应用、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等方面,为发展绿色建筑提供了具体的行动指南。第四是
通过示范项目建设为全市绿色建筑发展树立标杆、提供示范。推出建筑领域绿色低碳转型项目评定工作,对优秀的项目予以奖励和支持,并开展绿色生态城区评定工作。上海人口密集,工业发达,大量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严重影响了人生活环境。为积极响应“双碳”行动,建设和推广绿色低碳生活模式,上海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支持公园和绿地建设,加强人居环境管理。通过完善顶层设计、完善政策体系、创新行动机制等措施,推动形成了多层次、多元化的绿色生活发展模式,以打造宜居宜业宜居城市。(作者是上海研究院特约研究员、国家经济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
本微信官方账号版权归中国经济时报所有。如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须获得许可,并注明转自中国经济时报。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