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我在三元里菜市场有过几次失败的买菜经历。我最近回到三元里观看展览,发现它已经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艺术现场。
七年后,三元里变得魅力四射:为了宣传新店,正在展出咖啡品牌云南奇谭和被中国奇谭系列漫画毁掉的胡睿的特别展览。
不得不说,当我看到防风窗帘上的那句“云南就像一个仙境,有着永恒的活力”时,我的心咯噔一下,仿佛我可以通过这个窗帘在云南进行一次冒险。云南的确是一片充满奇迹的土地。
●“这里有单一产地的蔬菜”,你信吗?摄影:朱琳。菜市场里的摊位令人赏心悦目,红橙黄绿青蓝紫景观中摆放着各种草药、食用花卉、菌类、水果和海鲜,让人不禁怀疑老板是否学过橱窗设计。
然而,恐怕主办方并不知道哪些食材来自云南。但这并不妨碍他们用“单一产地”的概念包装食品摊位,这种概念适用于精品咖啡等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
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会知道,小商小贩的蔬菜大多在流通环节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转手。它们怎么会来自同一个产地呢?更何况,在标榜食材多样性的三源中。
●三元里菜市场打卡盖章门票。摄影:朱琳。展览还设置了打卡环节。在四个打卡点,摊主面无表情地指着打卡的人,没有兴趣和他们说话。工作日的中午,我们在摊位上徘徊,但没有遇到其他前来买菜的客人,只有另一群前来打卡的人。
三元里——北京的国际美食名片,老街里激活的金字招牌,网红里打卡的艺术场景,不是普通人解决三餐温饱的唯一菜市场,更难激发我对生活和烹饪的热情。我想起了七年前那次不愉快的购物经历。
一个
你在国际时装的三个来源买不到好芋头。
我最后一次来三元里是在2016年。当时的菜场灯光昏暗,摊位上的瓜果蔬菜杂乱无章,甚至杂乱不堪。但是,从食品市场拥挤的人群中国际面孔的比例,我们可以判断它对北京作为国际城市的贡献。
当时,没有一个菜市场能像三元里一样轻松买到来自世界各地的特色食材。
●三元里菜市场的海鲜摊位。研究菜市场的人类学家钟书如认为,虽然北京三元里菜市场名气很大,但当地居民很少去附近买菜。一是价格高,二是摊贩主要针对外国人和游客,选品不“日常”。摄影:钟淑如当时,我跟随我的朋友林轩在她的家乡马来西亚购买了独特的“香草叶”,它看起来有点像香茅,但叶子更宽更厚,气味很好。她从香草叶中挤出汁液,将糯米与椰子汁混合,蒸成软糯香甜的蛋糕。
当她想在家乡重新制作芋头糖浆时,她遭遇了芋头滑铁卢。
她尝过煮好的香脆芋头后,黯然神伤地问我:“为什么在北京买不到好吃的芋头?”?我们家的芋头种在院子里,煮熟后又粉又香。“品尝了两个脆芋头后,我们决定去三元里自己挑选一个好芋头。
我们找到了一个蔬菜种类繁多的摊位,并向老板解释说我们想要广西荔浦芋头,而且必须是粉末状的。老板说必须是粉状的,于是他挑了一个带泥的大芋头递给我们,芋头在他手里又沉了回去。他切的时候其实已经断了。买了一盒保鲜膜包着的秋葵,底层发霉了。
当我们终于在一排摆着烂芋头和发霉秋葵的非常相似的大排档里找到这位热情的老板时,对方告诉我们,这道菜不是他们家卖的,他不负责。
我们别无选择,只能再买一个芋头带回去,切了再煮,但芋头还是脆脆的,所以我们彻底放弃了。
2
从湖南西南部到北京:不可分割的菜市场
在距离北京1700多公里外的我的家乡——湖南西南部的一个小县城,菜市场是家门口流动的盛宴。
●刀豆适合腌咸菜如榨菜;将豆角切片并晾干,制成榨菜。●难以挖掘的冷土豆编成辫子;你也可以卖自己的坛子菜。这些美食摊位以竹制簸箕和尼龙编织袋为展示平台,从最热闹的核心区域——市中心的农贸市场向外延伸,这里宽松自由。距离近的大姐姐方便聊天。路边有人走过,就随口打个招呼:小姐姐,要点菜吗?
因为大部分都是本地生产的蔬菜,而且一次只有几种时令蔬菜,所以简单的类别显示出更多的丰富性。
淡淡的辣椒有红、黄、绿、紫四种颜色,有长有短,有圆有尖有直,细数辣味、辣味和不太辣的区别,让人难以分辨。
不是没有外国蔬菜,但你一眼就能看出区别,本地丝瓜比外国丝瓜甜,本地香芹比外国香芹香。我妈比较喜欢买老人卖的菜,有时候卖不出去甚至包不起来,导致连续几天在家里吃同样的菜。这是她表达关心的方式。作为一个在外面一日三餐都解决不了的人,在我生活刚来北京的那几年,菜市场依然是不可或缺的存在。然而,工作日购买食品的主要场所是社区便民食品站,只有在周末才允许去较远的劲松丁盛市场进行集中采购。
丁盛菜市场有两层楼,一楼是鱼、蛋、奶、蔬菜和水果,二楼是米面、粮油和干粮加工区,可以说是人山人海,令人眼花缭乱。然而,在如此巨大的市场中,我只能在菜椒、线椒、甜椒和小米椒中进行选择,这让我感到来自辣椒之乡的遗憾。
2014年初,禽流感疫情促使北京出台了《北京市畜禽定点屠宰管理办法》,禁止农贸市场销售活畜禽,菜市场的热闹程度降低了一半。
2017年大规模整治拆除违建后,菜市场规模进一步压缩,整洁明亮,但往日的喧嚣已不复存在。
我还短暂地目睹了龙符庙早市的最后繁荣,我第一次知道二环内有如此热闹的早市:冬天六七点钟,天还没亮,山药、大白菜、红薯和葱就被一辆车拉去卸货,在地上卖几毛钱一斤。满满一抽屉的馒头冒着热气,还有老奶奶和奶奶在卖蔬菜苗和草药...拉着小拖车直接开进去。
2016年6月,经营了20多年的龙符庙早市终于为新商业区的建设让路。据说国际奢侈品牌都入驻了,这也是一个时代的注脚。
《新京报》报道了龙符庙早市的关闭。来源:新京报电子报三年的疫情和生鲜电商的冲击,让社区便民菜站也遭遇了生存危机,爱吃外卖的年轻人连菜都不买了。但我似乎与时代潮流背道而驰,逛菜市场是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菜市场日渐式微的北京,北京有机农贸市场是我心目中菜市场最后的光。
三
爱逛菜市场的人最后的安慰
●北京有机农贸市场于2010年启动。在这里,当地从事生态农业的小农户和生产无添加成分的手工作坊直接向消费者销售产品。图:北京有机农贸市场农贸市场真的不是普通的菜市场。市场上销售的生鲜食品来自北京周边的生态小农户。
这些生态种植的水果和蔬菜外表丑陋,大小和形状不一,留下了阳光暴晒和昆虫啃咬的痕迹,但它们也有一种真实而丰盛的味道,只有通过折衷主义才能保存下来。如果你幸运的话,你可以吃到刚从树上摘下来的水果,充满了甜味和香味。
在农贸市场,不像在菜市场,你可以随时买到你想要的菜,所以你更知道不时之需的珍贵:春天的韭菜细长但香气浓郁,樱桃只上市两周,结霜的卷心菜很甜。
北方有机买菜时的蓬勃生活感也来自摆摊的农民。每个人都像他们摊位上的食材一样活泼而充满个性。
北京有机农贸市场的王新和他的草莓。例如,种植草莓的王新老师。你必须尊敬你的老师的原因是因为他种植的草莓是世界上最好的。只要闻到草莓的香味就会让你疯狂。咬上一口,你的灵魂几乎会颤抖。
草莓对营养的要求很高,从萌芽、开花到坐果都需要稳定持续地供应土壤和肥料。王新老师运用北方农业景观课的专业技能为兰花准备土壤,并去除了原有的表层土壤,代之以自制的营养土。不计成本,只有偏执的技术狂热分子才能做到这一点,这就是为什么他的草莓价格昂贵。
我记得有一次在集市上,他带的草莓不多,个头也不大。原来,草莓被偷了——周围种植常规草莓的人都知道,他的草莓不需要杀虫剂,所以当温室打开时,他跑进去偷了草莓。我说你应该开心,这是来自同行的最高肯定。
在我看来,蘑菇秦军热种的人工细菌可以与云南的野生细菌相提并论。
他家的平菇只要用橄榄油稍微炒一下,撒上海盐就很少见了。菜市场里的平菇和秦热里的蘑菇差不多,但根本不是一回事。
●湖北恩施的蘑菇有一种山野的豪迈和奔放。他们喜欢逛市场。一家人吃苹果,另一家人吃芹菜。图为蘑菇君和他的超大杏鲍菇。他还颠覆了我对许多常见人造细菌的刻板印象。他种植的金针菇,不是那种几乎看不见营养帽的白瘦菇,而是褐色大帽的脆爽金梗,特别鲜甜鲜嫩;杏鲍菇不是粗杆,它可以打伞,有杏仁香味,长时间烹饪后仍然口感脆嫩。
作为一个湖南人,我也喜欢他做的酸豆角。无奈真的很贵。我买了一次后,就动了泡自己的念头。酸豆角泡了一个月。吃完后我想:如果我卖它们,它们只会比他卖的更贵。
●我和蘑菇君PK做的酸豇豆用了世通社《一泡解千愁》一文中的配方。这里有很多可爱的人,比如总能拿出你不知道的蔬菜的刘哥哥,笑起来有两个酒窝的英英,行走在苔原森林中的矿工兼诗人金鹏,以及热爱真实、坚持用真材实料制作糖果的青草山...
北京是一个有温度的地方。我在这里买菜,这是一种从身体到心灵的愉快体验。它是从厨房到餐桌的灵感来源。我在这里学会了如何和农民一起烹饪食物,还学会了腌制泡菜、发酵康普茶等丰富餐桌风味的技能,这是快速发展的食品电商永远不会触及的维度。
●我用北方有机食材做了酸菜、白肉和早餐。七年过去了,北京有机已经成为我在北京的一个落脚点生活。让我在时代的洪流中知道自己在哪里,离土地有多远。
买菜是人与人之间简单而深刻的信任关系。当我们掌握了饮食的主动权,也就掌握了生活最实用的部分。随季节变化的餐桌与土地和生产者紧密相连——三餐四季脚踏实地,难道不比艺术更艺术吗?
●集市的收获。作者:坦子吃了我
除特别注明外,本文所有图片均由作者拍摄。
编辑:泽恩
布局:小树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