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过后就是新年了,现在家家户户都在忙着置办年货。连日来,记者跟随社区网格员入户走访,经常听居民们说起他们“年货清单”的新变化。几十年来,年货的内涵从最初的简单到现在的丰富,从“吃一顿好饭”到“买一些实用的东西”,从新衣服和食物到一次旅行,变得越来越广泛。这些变化勾勒出经济社会发展的脉络,也折射出日新月异的美景生活。让我们来看看不同时代的人们对年货都有哪些记忆。
20世纪60年代:凭票买肉“缓解饥饿”
李今年84岁了,家住余德元社区迎溪家园小区。我在家里保存了许多肉票、粮票、油票和布票。看着五颜六色的年票,老人想起了年轻时买过的年货。
1962年,20岁出头的她经常在腊月早起,手里攥着一张肉票和一张油票,跑到供销社排队。当时物资匮乏,很多东西都要凭票购买。每个家庭的“年货清单”几乎都与吃有关。
“当时我的工资是每个月30多元,不多。肉票一年只发一次。我通常讨厌使用它。我留着过年的‘富裕’时间,买几斤肉,这样全家人都能解决问题。”老人眯着眼睛回忆道:“记得那一年,我在家里买肉,还咬紧牙关买了一只老母鸡。除夕夜我炖了一锅鸡汤,味道好极了。”
老人记得他得为新年准备一些面饼。虽然现在很少有人吃它们,但在当时它是一种非常好的“会议礼物”。售货员称好重量,放在牛皮纸袋里,用纸绳系好,这就是所谓的“礼包”,走亲访友时随身携带,别具面子。
20世纪70年代:增设“三转一环”
1965年,58岁的李锦梅出生在小井峪村。
婚后,她搬到了中铁十二局驻西矿街社区。我家里还有一台老式的牡丹牌手动脚踏缝纫机,是1973年春节时家里添置的年货。当时市场上的物资逐渐丰富,鱼和肉可以更方便地买到。“三转一响”(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年货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生活
当时她还在上小学,她最期待过年的时候穿上新衣服。母亲用布票从供销社买了一件棉袄,设计好了尺寸和款式,在缝纫机上忙了几天,穿起来很开心。
“每天放学回家,只要听到门外缝纫机的‘咔嚓’声,就知道妈妈又在缝衣服了。”很多年过去了,李大娘家的这个年货偶尔还能派上用场。虽然黑色的车身略显锈迹斑斑,但淡黄色的台面依然光洁,钢制手轮依然闪亮。
80年代:买台彩电看春晚。
1982年腊月,10岁的张二良坐在自行车上,跟着妈妈去河西农贸市场买年货。她觉得春节越来越近了。
家住西矿街道裕香园社区的张二良今年51岁。她记得上世纪80年代,年货种类繁多,采购年货成了家家户户的喜事和大事。临近春节,农贸市场挤满了人。凤凰、永久、飞鸽等自行车停了好几排。临走时,他挂在车把上扛在后座上,后座上坐满了人。
也有很多人去购物。那一年,妈妈带她去千峰百货,花28元买了一套过年穿的新西装。她非常喜欢它,以至于晚上睡在她的怀里。
到了腊月,家家户户总能闻到肉香,比如炖鸡、炸带鱼、炸肉丸...基本上他们想要的一切。始于1983年的央视春晚,已经成为大家过年必不可少的“文化大餐”。张二良说,彩电作为家里购置的重点年货,也成为当时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看春晚,吃年夜饭。
90后:过年“更有底气”
47岁的杨海霞住在袁泽社区的滨东社区。她说,她小时候最期待的就是春节,父母总是会买很多好吃的、好玩的东西。
1990年,她刚上初中。过了腊八,爸爸骑自行车,她坐在前梁,姐姐坐在后座,三个人直奔解放路的常青菜市场。当时,这里是全市最大的菜市场之一,成为许多市民购买年货的首选。
逛着逛着,父亲买了蔬菜、鱼和肉,还为两姐妹买了很多零食。红薯干、大白兔奶糖、牡丹皮和一盒酒精巧克力。店员在柜台称完体重后,打开了车票。我姐姐带她去收银台付款,然后回到柜台去付票和拿东西。杨海霞笑着说:“那盒酒精巧克力在当时是零食中的‘高端产品’。我们俩都舍不得吃,在橱柜里躲了很久才打开。”
家住志诚天河花园小区的王美丽今年53岁。她清楚地记得,1998年快过年的时候,她带着女儿逛了一整天的巴陵桥、解放楼和城隍庙,晚上带着日历、年画、新衣服、零食和玩具回到家。她说,生活嗯,喜欢的人愿意买,所以买年货不再是“小家子气”了。
《21世纪》:旅游业榜上有名
29岁的杨燕(音译)下班后回到雨荷东街9号院,从门口的快递驿站取了几个包裹,都是网购的年货。在她看来,买年货只需要“动动手指”。网购逐渐兴起,四面八方的年货下单后几天就能送到家。结账也变成了在线支付,胖乎乎的存钱罐逐渐被冷落。
内蒙古的牛肉、四川的腊肉香肠、丹东的草莓...今年,杨艳提前在网上买了很多年货,其中产地农产品占了很大比例。在她的影响下,父母也成了“网购达人”,全家人足不出户就能品尝到当地美食。
如今,人们购买年货不仅是为了吃穿,也是为了休闲旅游、运动健身。日前,太原市民曹女士报名参加了一个旅行团,准备春节期间和家人一起去海南旅游。“平时没时间,趁着过年,好好休息。这次旅行是我们家的年货。”她说。
虽然年货变了,但年味仍在延续。事实上,你买什么并不重要。在购买年货的过程中,忙碌一年后期盼团圆的喜庆心态和对家的向往是最令人难忘的。
记得李涛吗
通讯员闫杨文/图太原晚报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