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文化场所服务延误、不及时;
时空“到餐桌”生活服务“到口味”需求
在公休日、节假日、寒暑假期间,延长开放时间,探索常态化延时、错时开放策略,开辟24小时服务岗位...近年来,各类公共文化机构紧跟群众需求,不断推出错开、延时服务措施,为群众文化“匹配”新的服务时空。延时服务的效果逐渐明显,服务“对味”的密码也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注意延迟
场馆开放时,民众不一定自由,但场馆关闭时,民众的需求是强烈的。虽然有全职的线上数字服务作为补充,但是线下的体验是不可替代的,还是要及时到场,所以延迟开业应运而生。目前,各地文化场馆结合延迟开放时间的特点,组织各种主题活动,如国庆期间推出红色文化活动,暑期推出“暑期社会实践营”、“小馆员”等。许多场馆形成了延迟开放的时间表,为人民服务打开了新的大门。
近两年,北京市密云区文化馆分别为成年人和未成年人开设了岗位培训班。其中,成人艺术培训班多达31门课程在非工作日、非工作时间开设,课程延迟开班率达75%。密云文化中心主任宋心馨表示,错时和推迟开放让更多喜欢艺术的成年人有时间参加培训,学生整体更年轻。
在延迟开馆期间,河南省平顶山人民美术馆特意在晚间开设了“文化客厅”公益课,开设文化艺术、生活知识、健身活动、手工艺技能四大类近50门课程,循序渐进式培训与直接辅导相结合,注重向基层延伸,向特殊群体倾斜。
近年来,一些图书馆的开放时间延长到了晚上,一些地区还推出了24小时阅览室,提供了充足的独立设备、丰富的配套服务和轻松的互动场景。比如江苏南京金陵图书馆的“阅读推荐空间”,几乎集中了全馆的各类阅读资源,让晚上来的读者也能享受到优质的服务和资源。南京市建邺区图书馆的特色沙龙区、社会化考试自习室、温馨的“星空阅读区”,带给读者温暖。
近年来,许多博物馆宣布延长开放时间,甚至取消“周一闭馆”的做法。位于北京西单商圈核心的蒙藏学校旧址,实行“夏令时”和“冬令时”,开放时间延长至夏季晚上9点半,冬季晚上8点半。据统计,其夜间游客已占游客总数的1/3。此外,北京、天津等地的博物馆还创新性地开展了夜间博物馆、夜市、文化体验等夜间活动,丰富服务供给。
延迟的影响很有趣。
需求导向的延迟开放服务往往是有针对性的,更注重结果导向。无论是晚上的文艺课,晚上的阅读空间,还是晚上的参观博物馆,都增强了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的文化获得感和满足感。从效果来看,延迟开放的场馆服务人数普遍比以往有明显增加,服务范围更广。福建、四川、广东等地调整夜间服务内容,形成特色服务清单,打造夜间体验场景服务。上海、江苏等很多地区的公共文化场馆“夜间部”甚至成为新的IP,探索出了新的管理机制。2016年,上海群艺馆成立了“上海市民艺术夜校”,开设了晚上7点至8点半的时段,服务于18岁至55岁的在职中青年,形成了以总分馆制为基础的“总分馆”模式,推出了新潮、资讯的文化品牌。同时引入社会力量,联动部分社会专业机构提供课程,同时组建专门的管理团队,招募专业性极强的文化志愿者,线上线下服务群众,以高效的管理赢得赞誉。
延时和错开不仅仅是服务时间的调整,更是服务内容和产品的精准分发。张家港文化馆依托江苏省南部分院,规划了青年文化地标建设计划,先后推出优秀传统文化种植计划、市民艺术家培育计划、文化创意项目孵化计划、戏剧艺术全要素发展计划,打造市民文化艺术夜校,配合每月定期举办的“城南好城市”艺术生活市集,打造青年文化体验新场景。不到一个月,3万人打卡。“延迟开放打破了以往文化馆主要服务‘一老一小’的局面,实现了全年龄段覆盖,培养了新的文化消费观念,促进了夜间消费。”张家港文化中心主任娜塔莉说。
拖延的方法有说
2021年,三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推进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进一步强化错时开放、延时开放、鼓励夜间服务”。北京、上海、河南等地根据群众反馈和调研结果,在地方公共文化服务相关规定中细化了延迟和错误开放政策。新的机遇总是伴随着新的挑战。业内专家指出,要加强对来馆人群“行动轨迹”的研究,按需、科学延迟,避免跟风、造势等动机;要引入补贴和激励机制,加强夜间服务队伍建设。
上海吴歌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傅湘林认为,延迟开放的关键在于用机制创新撬动服务创新,激发全社会参与的热情。在标准化、专业化、规范化管理的前提下,公共文化场所服务时间的延长要与服务内涵的提升同步,鼓励为主、因地制宜探索实践“连锁化”,形成延时开放的品牌。
采访中,一些文化场馆管理者也表示,希望通过政府补贴、文化场馆减免、民众付费等方式,逐步解决延迟开放带来的成本增加问题,探索合理的收费机制。建议将延迟服务阶段的内容供给优化作为新的目标,更好地满足不同人群的文化需求,与当地的夜经济形成良性互动,让延迟开放更有意义和价值。(记者王斌、刘原龙、张欣)
来源:中国文化报。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