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晓波

在夜间旅行中,夜晚是展现自然的时刻。选择这样一个时空场景开始写作,是他在小说中追求“个性”观点的最好注脚,也是切入现代社会和日常生活的独特而有益的尝试。十四夜的重新认识生活  第1张莉莉·李的小说集《夜游》收录了近年出版的多部以“夜”为背景的小说。时间锚定在夜晚,故事场景为高速公路服务区、餐厅、办公室、酒馆、街道、车库等。涉及的人有教授、律师、编剧、记者、设计师、商贩、农村人等等。这些小说编织了一张复杂的人际关系网,描述了他们面临的生活困境和精神焦虑。小说中的文章聚焦于中年人遇到的生活境遇,既有日常的常规和既定的日常行动,也有突发的、偶然的甚至是宿命的事件,看似日常的事情,在描述时呈现出一种形而上的哲理。

《夜游》收录的这些作品都是围绕着“夜”这个主题和意象展开的。夜晚与白天明显对立,白天发生的事情似乎都与正常、文明、主流这几个词有关。导致夜游大多是非主流、变态、黑幕的“幻想”。当然,夜晚在这里也有另一层含义。白天的正常状态可能是一种伪装,但到了晚上,你可以安心的脱下白天的伪装,露出个体真实的一面,找到真实的自己。这个道理不是给别人的,是还给自己的。所以,在这些文章中,总能显露出个体诚实真实的一面,白天的“超我”状态回归到“本我”。在各种私人谈话中,总能体现出个人真实的一面。

但是,这种坦诚还是伪装的,参与的人有时甚至是彻头彻尾的伪君子。比如《黄梨树一夜》中胆小、口是心非的“猫奴”,表面上彬彬有礼,内心却不满,暴露了这种虚伪。《火爆之夜》的所有参与者都觉得场地极其无聊,但他们依然乐在其中。这是典型的伪装。只有在晚上,我们才能一起谈论真相。《冲撞之夜》中不承认自己非分之想的牛山,是典型的伪君子形象,也是这种谱系的延续。在《书房夜景》中,是同一个叫牛山的角色,无聊后幻想,最后不经意间暴露,彻底挑起夫妻矛盾。《花生之夜》也与这种虚伪有关。小说写作利益之前家庭亲属之间情感关系的冷漠,家庭聚餐开始时拍全家福的情节,以及后来借钱治病引发的矛盾,其实构成了一种反讽,深刻揭示了家庭和家庭感情的苍白或虚伪,也是对家庭伦理的反思。《龙虾之夜》是对虚伪同学情绪的一次曝光。程立志在《书房夜景》中说自己“从来没有过感情”,可能会引起一些读者的共鸣。

《夜》或许承载了李莉莉对“现代性”命题的思考。在莉莉·李看来,夜晚是现代社会的产物。这可能是因为照明工具的改进,使得夜晚“不眠不休”,白天延长,导致现代的噪音生活,导致睡眠消失,传统生物钟被打乱,进而出现“现代城市病”,其中最明显的是一种情绪“真空”状态,而上述伪装最根本的就是情绪虚假。

莉莉·李选择了一个独特的视角来书写当下的一些知识分子群体,走进了每个人内心的隐秘世界。看似他只是写了生活的一种常态,其实隐含着一种讽喻,一种知识分子写作的新趋势。这个群体取得了巨大的物质满足,但很多人光鲜亮丽的外表生活背后却是一塌糊涂生活的境遇,经济危机,情感危机,自我认知危机,家庭感情苍白等等。

《赞美之夜》通过描写几个中年人的日常生活,描述了一代人的危机和焦虑。小说围绕一个画家朋友的展览和研讨会展开,会上出现了各种人物。故事的高潮虽然只发生在这一天的饭局上,但却经历了长久的积蓄和持久的爆发。《赞美之夜》片名中的“赞美”延续了李莉莉一贯的解构风格和反讽的修辞策略。其实那天晚上发生的事情真的没有什么值得表扬的。所有的赞美其实都是对艺人最好的讽刺。作者在讽刺现实的同时,还在探索伦理,进行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夜行》的章节里还有一个关键词,也算是一部主题小说,那就是中年危机的焦虑。撞机之夜约的是朋友聚会,但是有人一直没有出现,整个计划被打乱。而且直到小说结尾才交代缺席者的遭遇,因为体检发现他得了重病,而这个病正是中年困境的具体方向之一。他们担心的不再是基本的物质生存资料,而是精神世界的空虚,欲望的缺口难以填补。他们很想知道生活的真正含义是什么,他们喜欢讨论所谓的本质,却常常陷入一种虚无的虚空。

看完这些小说,一个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小说里的这些人都有一个鲜明的共性,就是都想谈本质。这些本质问题在小说中有了具象化的外衣,即生活的意义、爱的意义、工作的意义、知识的意义、生命的意义等等,从而实现了从形而上到形而下的超越。通过这个独特群体的日常生活,作家在反思现代性,寻找一种生活和生命的本质。

Lily li是资深文学编辑,生活有着丰富的文学和文学经验。这些生活切片是谨慎的选择。这本书的小说标题几乎都是“夜”的格式。对“夜”的时空和意象的强调,不自觉地与鲁迅的《告别阴影》联系在一起。在鲁迅那里,是与自己灵魂的对话,而在《夜行》里,夜是自然展露自我的时刻。(刘晓波)

来源:文学报